按照往年經驗,4月下旬將召開一季度政治局會議,討論經濟形勢,并對下階段政策進行調整。從2013年開始,4月25日增加一次會議討論一季度經濟形勢。2013年是政治局常委會,2014年是政治局全體會議。
機構預計政治局會議可能會加大穩增長力度。在政策思路上,預計和之前類似,但力度將繼續加大。一是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二是地產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三是公共支出的收縮有望得到緩解;四是加快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協同戰略,推動新一輪基建投資熱潮。
民生:或掀新一輪基建投資熱
民生證券報告稱,政治局會議可能成為政策從“供給收縮”加速轉向“需求擴張”的轉折點。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規劃的陸續出臺,地方政府可能掀起新一輪基建投資熱潮。這次會議可能標志中央經濟政策的轉變,“寬松將明顯加速。”
上周證監會要求券商禁傘形信托 ,報告認為,監管收緊不會改變牛市方向,“決定牛市方向的依然是宏觀基本面。”從基本面來看,本輪牛市的核心驅動因素有三個:房地產下滑背景下的居民資產重配、政府信用收縮背景下的銀行資產重配和經濟下行背景下的貨幣寬松。目前這些因素的確發生變化,但不足以扭轉牛市方向。
海通:新一輪的政策刺激或全面推出
海通報告稱,1季度GDP增速創6年新低,GDP平減指數09年6月以來首度轉負,經濟增長“量價齊跌”。4月以來,中觀層面仍是乏善可陳:地產銷量增速因政策刺激和低基數效應而改善但持續性存疑,發電耗煤增速止跌企穩但仍處低位。
4月經濟或仍在尋底,企穩恐為言尚早。“穩健貨幣政策”已在1季度基本兌現,但“積極財政政策”卻仍是半遮半掩。近期政府曾在多個場合提及“穩增長”,態度鮮明,預計新一輪的政策刺激或將在政治局會議后全面推出。
基建再掀浪潮,建筑又迎盛宴
中信建投指出,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季度宏觀經濟呈現出“倒春寒”的態勢,宏觀數據全面低于預期,GDP落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底線目標。相應的,2015年又是政策發力的一年,從政策推動來看,“一帶一路”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正式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與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政策逐步落實,在穩增長的政策推動下大量基建項目紛紛上馬,建筑行業又迎盛宴。
國聯證券認為,基建托底的政策意圖較為明顯,當前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基建投資作為逆經濟周期的政策手段被維持在高位。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落,與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實體經濟需求疲弱與國外需求回暖的不確實性等有關。
展望未來,出口端短期內難言樂觀,因為人民幣實際匯率持續升值,美國的經濟復蘇形勢并不樂觀,一帶一路以及亞太自貿區的規劃戰略暫時難以見效;消費在當前通縮隱憂加重的情況下名義增速仍可能繼續下行,投資仍是當前穩增長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在目前的宏觀經濟數據倒逼下,政策仍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降準降息政策預期也將不斷加強,因此金融、基建類板塊有望受益政策托底。
民生證券表示,建筑藍籌公司目前處于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期之中。建筑藍籌公司有望在未來一段時期之中存在“外延內生”方面的利好。所謂“外延”的利好,是指穩增長帶來的基建投資訂單和“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國外訂單。所謂“內生”的利好,是指建筑藍籌存在著強強合并、國企改革以及“一帶一路”大戰略給建筑藍籌企業帶來的管理和技術上升級的倒逼作用。
民生認為基建藍籌股仍舊處于風口之中,“一帶一路”提升A股基建企業估值水平,建議關注三條主線:首先,“一帶一路”是國家甚至亞洲大戰略,國資委下屬建筑央企將首先獲益,A股中的建筑央企主要有:中國中鐵 、中國鐵建 、中國電建 、中國交建 、中工國際 、中國中冶 、葛洲壩 、中材國際 、中鐵二局 、中國建筑 .
其次,“一帶一路”途徑路線上區域基建企業也將獲益,如新建板塊的新疆城建 、北新路橋 ,西藏板塊的西藏天路 ,東北區域的龍建股份等。
此外,建議積極關注民營基建企業如騰達建設 、科達股份等
機構預計政治局會議可能會加大穩增長力度。在政策思路上,預計和之前類似,但力度將繼續加大。一是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二是地產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三是公共支出的收縮有望得到緩解;四是加快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協同戰略,推動新一輪基建投資熱潮。
民生:或掀新一輪基建投資熱
民生證券報告稱,政治局會議可能成為政策從“供給收縮”加速轉向“需求擴張”的轉折點。隨著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規劃的陸續出臺,地方政府可能掀起新一輪基建投資熱潮。這次會議可能標志中央經濟政策的轉變,“寬松將明顯加速。”
上周證監會要求券商禁傘形信托 ,報告認為,監管收緊不會改變牛市方向,“決定牛市方向的依然是宏觀基本面。”從基本面來看,本輪牛市的核心驅動因素有三個:房地產下滑背景下的居民資產重配、政府信用收縮背景下的銀行資產重配和經濟下行背景下的貨幣寬松。目前這些因素的確發生變化,但不足以扭轉牛市方向。
海通:新一輪的政策刺激或全面推出
海通報告稱,1季度GDP增速創6年新低,GDP平減指數09年6月以來首度轉負,經濟增長“量價齊跌”。4月以來,中觀層面仍是乏善可陳:地產銷量增速因政策刺激和低基數效應而改善但持續性存疑,發電耗煤增速止跌企穩但仍處低位。
4月經濟或仍在尋底,企穩恐為言尚早。“穩健貨幣政策”已在1季度基本兌現,但“積極財政政策”卻仍是半遮半掩。近期政府曾在多個場合提及“穩增長”,態度鮮明,預計新一輪的政策刺激或將在政治局會議后全面推出。
基建再掀浪潮,建筑又迎盛宴
中信建投指出,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季度宏觀經濟呈現出“倒春寒”的態勢,宏觀數據全面低于預期,GDP落入政府工作報告的底線目標。相應的,2015年又是政策發力的一年,從政策推動來看,“一帶一路”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正式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與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政策逐步落實,在穩增長的政策推動下大量基建項目紛紛上馬,建筑行業又迎盛宴。
國聯證券認為,基建托底的政策意圖較為明顯,當前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基建投資作為逆經濟周期的政策手段被維持在高位。制造業投資增速持續回落,與傳統行業產能過剩、實體經濟需求疲弱與國外需求回暖的不確實性等有關。
展望未來,出口端短期內難言樂觀,因為人民幣實際匯率持續升值,美國的經濟復蘇形勢并不樂觀,一帶一路以及亞太自貿區的規劃戰略暫時難以見效;消費在當前通縮隱憂加重的情況下名義增速仍可能繼續下行,投資仍是當前穩增長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基建和房地產投資,在目前的宏觀經濟數據倒逼下,政策仍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降準降息政策預期也將不斷加強,因此金融、基建類板塊有望受益政策托底。
民生證券表示,建筑藍籌公司目前處于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期之中。建筑藍籌公司有望在未來一段時期之中存在“外延內生”方面的利好。所謂“外延”的利好,是指穩增長帶來的基建投資訂單和“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國外訂單。所謂“內生”的利好,是指建筑藍籌存在著強強合并、國企改革以及“一帶一路”大戰略給建筑藍籌企業帶來的管理和技術上升級的倒逼作用。
民生認為基建藍籌股仍舊處于風口之中,“一帶一路”提升A股基建企業估值水平,建議關注三條主線:首先,“一帶一路”是國家甚至亞洲大戰略,國資委下屬建筑央企將首先獲益,A股中的建筑央企主要有:中國中鐵 、中國鐵建 、中國電建 、中國交建 、中工國際 、中國中冶 、葛洲壩 、中材國際 、中鐵二局 、中國建筑 .
其次,“一帶一路”途徑路線上區域基建企業也將獲益,如新建板塊的新疆城建 、北新路橋 ,西藏板塊的西藏天路 ,東北區域的龍建股份等。
此外,建議積極關注民營基建企業如騰達建設 、科達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