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官網開始接受第二輪小米手機3、小米電視等產品的預定,上周就有不少網友質疑小米采用饑餓營銷,故意提供少量產品,造成供不應求的現象。

小米手機3自其發布以來,其以極高的配置,低廉的價格,吸引著萬千用戶的關注,人氣直逼不可一世的蘋果iPhone。雖說小米3先于蘋果iPhone早在9月初就已經發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直到十月中旬,才開始第一輪訂購,并且在短短一分多鐘內即被搶光。


小米公司反應也很快,迅速在昨天,即10月22日又展開第二輪搶購,但也迅速被清空。然后網上,小米3現貨已經被爆炒到3099-3199元不等,而北京商家現貨的價格則是2700元。周10萬臺小米手機和3000臺小米電視在17分鐘內售完,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關總監劉飛說,今天一樣賣得很快。
量少疑是饑餓營銷
劉飛稱:12點鐘開始,27分鐘所有的產品都售罄了,這個時間在我們的預期之內。小米這次放出來的產品包括,10萬臺小米手機3、10萬臺小米手機2S、10萬臺紅米手機、2000臺小米電視和2萬臺新小米盒子。對于持續被質疑“饑餓營銷”是不成立的,所有的手機都會面對新品上來產能爬坡的過程,包括三星、蘋果手機,它一上來的頭一兩個月也很難買到。
所謂“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達到調控供求關系、制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對于小米目前的情況,易觀國際手機行業分析師閆小佳認為有兩種可能。
閆小佳:每個廠家他的定價策略不一樣,可能在空間上和時間上會造成短暫的缺貨,這也就是為什么iPhone的水貨會很猖獗,一旦行貨上來之后或者行貨降價之后,這個水貨市場也就很快銷聲匿跡了。聚焦小米,我個人認為有兩種可能性:第一是饑餓營銷一貫的手法在起作用,第二,剛開始做,市場對它的接受程度、反饋度、喜愛度或者銷售的預期有多好,他不確認。所以說他為了規避一些潛在的風險,他應該說主動地會控制一下第一批或前幾批貨的這個量。
不管是饑餓營銷還是規避風險,這都是企業保證盈利的策略,但是逼急了消費者,企業吃不了兜著走的案例也并不是沒有,是不是慣著大牌企業還得消費者心里自己有個數。
曝光后臺數據回應饑餓營銷
雖然小米手機3、小米電視以及小米盒子每次開放購買都會被搶購一空,但最近小米卻并不“開心”。深陷饑餓營銷指責的小米公司在最新一次的小米手機3、小米電視的搶購中,首次曝光了其后臺數據。
作為小米聯合創始人、小米公司副總裁的的黎萬強,更是將這次邀請部分媒體在小米網電商研發現場全程圍觀的行為戲稱為“主動露底褲”。而在這個動作的背后也標志著小米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面臨了較大的信任危機。
通過小米副總裁黎萬強微博發出的信息來看,本次小米手機3、小米電視、小米盒子等產品的開放購買搶購中,最高時同時在線用戶超過了300萬,而這樣的量級也的確給小米服務器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對于外界一直質疑的小米饑餓營銷言論,黎萬強也在多個不同場合表示,小米并沒有饑餓營銷的情況。而從目前了解的信息來看,由于小米手機、小米電視等產品有著較高的性價比,其已經吸引了不少黃牛通過搶購軟件、雇傭廉價勞動力等手段進行搶購,并加價出售。對于黃牛的問題,小米方面目前似乎也沒有想到好的對策,從今天的搶購情況來看,短期內如果用戶想從官網渠道購買到小米手機3和小米電視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