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網絡版今天刊文稱,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O2O市場正在快速發(fā)展。近期,阿里巴巴(滾動資訊)和騰訊在O2O業(yè)務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收購。
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美國,從硅谷到其他地區(qū)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一直嘗試將在線服務與線下體驗結合在一起,例如乘坐出租車、外出用餐、看電影,以及在實體店內購物。目前,這一趨勢也已進入中國,但速度更快,規(guī)模更大。

中國電商公司阿里巴巴近期投資了本地百貨公司銀泰百貨,這是這一趨勢的又一次證明。在美國,被互聯網公司稱作O2O的業(yè)務規(guī)模已經很大,其中的領先者包括團購服務Groupon、打車應用Uber,以及P2P移動市場Zaarly。這些公司使用在線服務,在用戶和線下商戶之間驅動真實的互動和交易。
里昂證券分析師保羅·姆肯齊(Paul Mckenzie)表示,在中國,相對于其他大部分市場,人們將移動設備作為在線交易工具的發(fā)展速度更快。這部分是由于,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而許多用戶使用手機來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約為5億,高于2012年底的4億。在一些小城市和偏遠城鎮(zhèn),許多居民家中沒有PC,因此智能手機將成為唯一的上網設備,這給移動服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中國兩大互聯網公司,即阿里巴巴和騰訊,正積極采取措施,將在線服務連接至傳統(tǒng)的零售和服務業(yè)。兩家公司均提供了電子支付系統(tǒng),以處理移動端的交易。此外,兩家公司還在尋找新方式,使用戶在實體店中購物、用餐、看電影以及出行時可以進行移動支付。在中國,傳統(tǒng)零售商和其他線下服務行業(yè)很少關注技術,因此無法提供最便捷的服務,這給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發(fā)展留下了空間。
本周早些時候,阿里巴巴宣布以6.92億美元收購銀泰百貨的25%股份。銀泰百貨在中國大陸運營著36家大型門店,這一合作將幫助這些門店中的購物者使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錢包來付款。此外,用戶還將可以在天貓商城的銀泰百貨在線商店中進行購物,并前往附近的門店取貨。此前,阿里巴巴還提出全資收購高德軟件。通過這筆交易,阿里巴巴將可以根據用戶所在位置向用戶推薦商品和服務。
今年2月,騰訊宣布收購大眾點評網的20%股份。根據騰訊的說法,這筆合作將幫助微信用戶訂餐并獲得本地商戶的優(yōu)惠。
阿里巴巴和騰訊都與打車應用進行了合作。這些應用類似于Uber,但基于傳統(tǒng)出租車。通過打車應用,智能手機用戶可以在線叫車,并使用阿里巴巴和騰訊提供的移動應用完成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