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收入水平與護理觀念的日益提高,不少產婦傳統“坐月子”的地點,漸漸從家庭轉移至號稱更專業、高質量的月子會所。
???? 在北上廣等一二線城市的僻靜社區或高檔酒店內,一家家本土月子會所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展開著一場場高回報的生意。
???? 與絕大多數月子中心的消費者一樣,經濟條件優渥的上海白領韓悅在初為人母時,也選擇前往月子會所。
???? “不少過來人或準媽媽,在相關母嬰SNS論壇上交流時都表示,之所以選擇月子會所最主要還是信任她們能夠更專業地幫助產婦恢復和新生兒護理,同時避免家庭成員同時照顧媽媽和新生兒而導致的手忙腳亂。”她說。
???? 但是,如今正懷第二胎的韓悅卻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第二個寶寶的月子護理將轉由聘請月嫂在家護理,月子會所已不在其考慮的范圍內,因為“對于月子會所的不快經歷仍心有余悸”。
???? 看似省心省力的“專業”月子會所,為何會成為產婦家庭怨聲載道、集中投訴的“重災區”?
???? 2012年,武漢某月子會所的護理人員誤將醫用酒精視作生理鹽水,在給新生兒做了口腔護理之后,導致新生兒咽部黏膜受損。此外,近年來,國內多家高級月子會所還傳出新生兒出現紅眼病和肺炎的消息,也令在內調養護理的產婦及相關家庭非常擔憂。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網絡鍵入“月子會所”進行搜索,僅華東地區的各色月嫂中心、母嬰護理服務便達近百條,而查詢地方工商部門的在線登記資料后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會所卻都沒有相應醫療護理的資質。
???? 據了解,即便產婦家庭在入住期間成功躲過看護不當造成的衛生隱患,但月子會所內部看護流程混亂、隨意收費的現象,也使得消費方苦不堪言。
???? 韓悅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月子中心的高額消費都來得不明不白,以我服用中藥調理為例,產品本身沒有任何明碼標價,只有工作人員的口頭通知,三個星期便花去了三千多元,且基本無效果。”
??? 看護流程“不省心”
???? “月子會所在產婦母子入院之前,基本不會給我們簽署什么保證書,只是說明了一下大致的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上沒有相應細則。這從一開始就給整個服務留有很多貓膩的空間。”韓悅回憶道。
???? 韓悅選擇的月子會所每月收費四萬余元,這一價格在一線城市月子會所市場已算是相對便宜的。記者詢價發現,各類高價月子會所的價格從每月一萬元至七八萬、十余萬元甚至數十萬元不等。其費用包含產婦及新生兒住宿、護理、餐飲及人工成本。
???? 但是,看似細化的看護流程有些卻存在不人性化的地方。“首先,月子中心的母嬰分離制度就非常不合理。我本身是采取母乳喂養的,會所表示晚上為了保證產婦能夠好好休息,會把寶寶集中安放在育嬰室。但產婦每天還是必須得起來采集乳汁以便喂養,每三小時一次。”
???? 韓悅告訴記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所方面的工作人員每天半夜都會突然打電話叫醒產婦起床擠奶。其實這樣真不如產婦自己人工哺乳好。”
???? 有類似感受的產婦大有人在。這些新媽媽們通常白天會自己人工喂奶,而由于會所方面還會要求她們母乳瓶喂,這也可能會給不少寶寶帶來乳頭混淆。
???? 不僅如此,由于韓悅入住的月子會所是由酒店改造而來,她所住的房間原來是狹小的標間,活動空間相當有限。同時,由于每天都有人前來打掃、送飯,醫師定時巡房,基本上每隔一兩小時就有外人進屋,產婦的休息和恢復其實會受到嚴重影響。
???? “而且,晾曬衣物也非常不便。不少產婦的衣服和毛巾都不得不晾曬在自己房間內。對于那些有家人全程陪護的情況,月子中心也很少有變通的處理,基本上陪護的人無法參加包飯訂餐,家屬只能一個多月都吃外賣。”韓悅告訴記者。
???? 數萬元的月子護理費用,只是一個開端。對于新生兒及產婦月子期間的常見狀況護理,各項五花八門的收費更是層出不窮。
???? 韓悅向記者表示,她的個人感受是,進入月子會所后,基本就是“任人宰割”的狀態。我住院期間奶水就多,結果一進月子中心就奶結發燒了,這種情況在產婦中間并不少見。月子中心推薦人進行疏通按摩,一個療程就收了3000多元。
???? 類似高額的消費比比皆是,而產婦住在里面也很難一一細問。
???? 對此,國內一高端醫療服務機構資深人士劉先生向記者表示,正規醫院和醫療服務機構都必須向物價部門就服務內容收費標準進行報備。這類月子會所的額外收費盡管不算是強制消費,但只由工作人員單方面告知家屬價格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也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 月嫂團隊良莠不齊
???? 在眾多月子會所中,月嫂取代了傳統家庭“坐月子”時家人的角色。產婦及新生兒飲食調理與日夜看護的責任,均落到了月嫂肩上。月子會所升溫,一線城市的月嫂供不應求,其服務水平又如何呢?
???? 此前,南寧市紅墻月子中心的負責人就曾向媒體透露了快速“催熟”的月嫂培訓:從培訓到上崗,最少只用一個月。
???? 2013年,浙江溫嶺一位坐月子的產婦驚訝發現,自己聘請的月嫂在其月子餐中加入罌粟殼,旨在通過產婦食用后由母乳傳遞給孩子,使新生兒嗜睡、不哭鬧,從而減輕月嫂的工作量。事發后,涉事月嫂被拘留。
???? 記者從熟悉月子會所內情的劉先生處得知,目前國內月嫂的人才供給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是各大衛校及護理學校的畢業生,二是具有生育、護理經驗的城鎮婦女,但前者缺乏實際經驗,后者則在衛生服務資質上存有漏洞。
???? 由于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且沒有統一嚴格的準入機制,會所的月嫂誤傷新生兒的事故也開始屢見報端。
???? 近兩年,月嫂強行向嬰幼兒喂水導致吸入性肺炎、看護不當導致嬰兒骨折而引發的法律訴訟多發,引起了消費者的擔憂。專家也建議,月嫂行業的母嬰護理專業規范,不僅應包括正常的產后護理、新生兒護理及對新生兒常見病征的初步判斷,還應效仿護理員、接受專業培訓,并由專業部門進行職業技能鑒定。月嫂獲得技能證書后,方可持證上崗。
???? 盡管不少月子會所都宣傳其聘請的月嫂都是持證上崗,并在準許其開展服務前與之簽訂服務合約,明確月子中心、月嫂以及客戶三方的權利和義務,但在實際操作中,頻頻發生的會所與產婦家庭間的糾紛,還是讓月嫂這一群體的專業性備受質疑。
???? 目前,已有一些月子中心在招攬顧客時強調:“一旦因月嫂操作不當引起客戶生命財產安全損失,由月嫂負擔全部費用”,并將月嫂按服務水平分為星級或中、高、特級等。不過,這類評定沒有官方部門或行業組織的認可,因而既不透明,也缺乏權威性。
???? 安全防護漏洞百出
???? 自我標榜為“準醫療服務機構”的月子會所,在衛生及消防等方面的眾多亂象,也讓消費者擔憂。
???? 不少月子會所的營業執照上都明確定義為“母嬰護理服務(不得從事住宿、診療、餐飲服務)”。但在實際操作中,會所與賓館合作開展業務的情況極為普遍,或者干脆租用賓館部分樓層改裝成月子會所。但要知道,賓館酒店住宿的衛生標準,與作為“準醫療服務機構”的會所相比,還是有明顯差距的。
???? 記者走訪了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幾家月子中心后發現,它們的安全防范也存在較大隱患。不少住著產婦和新生兒的樓層只有一扇門出入,緊急通道或堆有雜物,或另作他用,消防通道形同虛設。
???? 另外,因新生兒的抵抗力較弱,對環境安全的要求尤為嚴苛。月子會所基本都會對訪客進門時設置“強制衛生保護”。然而,看似隔絕病菌的“防火墻”設置,卻時常淪為擺設。
???? 比如,不少月子會所盡管對來訪人員均設有體溫測量、清洗雙手、穿鞋套等感染阻隔的設置,但真正履行者不足三分之一。不僅如此,此前有媒體曾經報道稱,很多會所沒有嚴格按照嬰兒糞便與衣物、毛巾分門別類清洗消毒的規定,而是集中處理,極容易滋生感染。
???? 此前,上海靜安區寶瑞佳國際月子會所就曾被曝光,因看護不當,入住不足一個月的新生兒感染了輪狀病毒,該病毒還造成了同院嬰兒之間交叉感染,有些患兒還收到了醫院的病危通知書。但此前,該月子中心從未履行通知病情的義務。
???? 此外,也有產婦家庭在網絡上投訴反映稱,一些月子中心的衛生條件做得不如人意,部分集中看護的寶寶甚至會有尿路感染的風險。
???? 劉先生向記者指出,目前國內月子會所存在著明顯的“衛生盲區”,在一個不合規的衛生服務空間內從事著未經許可的醫療服務,一旦出現“醫患”雙方的糾紛(費用、誤診),新生兒的健康狀況或存在較大風險。同時,消費者在法律訴訟環節上,也容易淪為弱勢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