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規定:禁止在校網購追蹤
成都外國語學校近日明文規定,禁止學生在校網購。但其實被學生網購困擾的并非成都外國語學校一家,成都寄宿制學校普遍面臨學生網購包裹“困境”。去年一年,石室中學北湖校區門衛室共代簽收包裹近25000個。據不完全統計,其中超過60%為學生所購。
網購食品最多 學校擔心安全
92個,這是1月15日石室中學北湖校區學生在門衛室簽收包裹的數量。“最多的時候,房間根本下不去腳!”門衛皺著眉頭對記者說,他并不太愿意幫學生收包裹,“丟了還要賠錢!”此外,這些包裹對學生學習的潛在影響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更讓他們擔心。學校總務處譚主任說,學生很愛在網上買食物寄到學校吃。“萬一學生吃出了問題,責任誰來承擔?”最近,圓通快遞員工中毒一事,又給學校敲了一次警鐘。“如果這樣的毒包裹寄到學校了,又怎么辦?”
曾有人提議,是不是就不幫學生代收包裹了?但反復思考后,學校還是沒有這樣做。“從人性化的角度,我們不能這樣一刀切。”譚主任說,學校有外地生,本地學生也有部分周末不回家。這些學生的家長常常都會寄衣服、被子、藥品到學校,還有的學生喜歡在網上買書和教輔資料,因為價格更便宜。
當面打開包裹涉及隱私嗎?
說起快遞包裹,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李俊就有點窩火。他上周專門去門衛室數過包裹,“幾十個哦,還是很多。”在他看來,用手機網購分散學習精力的影響都在其次,最擔心的還是安全問題,“有些娃娃愛買零食,還要買進口的,現在東西質量參差不齊,吃來生病咋辦。”
為了治理“包裹困境”,李俊準備從下學期起推出一系列政策。比如,包裹到校后要當著門衛的面打開,只有筆墨紙硯和書籍跟學習相關的東西可進學校。李俊表示,到時候還會調集老師來輪流值班,和門衛一起檢查包裹。李俊還說,有些娃娃不高興,聲稱干涉了他們隱私,李俊回應說,“學校這不是干涉,是負責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