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數據發布,開啟上半年宏觀經濟系列數據發布周
國家統計局昨日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2.3%;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1%。
PPI降幅連續三個月收窄,顯示經濟調控下市場轉暖的跡象。
5月份CPI在食品價格帶動下,曾一度沖擊到2.4%。特別是豬肉價格反彈一度引起了市場的關注。但進入6月,CPI開始略有回落,顯現上半年通脹走勢穩定,通脹風險可控。
6月份,CPI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4%,非食品價格環比持平,總體波瀾不驚。食品中,鮮菜和鮮果價格下降較多,但降幅均低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其中,6月份,全國鮮菜價格環比下降4.5%,但不同區域變動趨勢差異較大,主要是南方地區高溫雨水交織天氣影響了葉菜生產和供應。豬肉價格繼續上漲,漲幅比上月有所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與5月相比,6月份 CPI同比漲幅回落了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6月份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比5月份減少了0.1個百分點。
在工業生產方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略降,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
數據顯示,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比5月份縮小0.3個百分點。
余秋梅稱,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以及部分行業環比連續上漲,表明當前工業品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PPI的降幅再次收窄并結合PMI最近數月上升的勢頭表明,國家從4月份以來啟動的“微刺激”、定向寬松等政策已經逐漸在發揮作用。
由于半年數據即將公布,市場也特別關心近期的數據變化和政策走勢。2014年6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月度調研”顯示,來自國內外20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7.4%,持平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水平。
CPI的發布開啟了上半年宏觀經濟系列數據發布周。
根據本報記者梳理的投資日歷,今后一周,統計局和海關總署以及財政部還將陸續發布上半年投資、消費、出口和財政收入等數據。其中,市場最為期待的是二季度GDP將于7月16日發布。
7月16日,統計局將延續半年和年度數據召開發布會的傳統,屆時將出爐上半年GDP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數據。市場關注的樓市晴雨表——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情況月度報告也將公布。兩天后的7月18日,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月度報告也將出爐。漲跌城市增減幾何將再度成為媒體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