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CPI同比上漲2.4%,符合預期。
翹尾因素是推升CPI上漲的主因,據測算,在3月份2.4%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1個百分點。
翹尾因素是推升CPI上漲的主因,據測算,在3月份2.4%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1個百分點。
進入3月份以來,蔬菜、肉蛋等食品價格出現回落,尤其是在CPI中所占權重較大的豬肉價格持續回落,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數據顯示,生豬價格已連跌17周。預計今年豬肉價格都將保持在低位,今年食品價格變動也會低于去年,因此,不少機構近期都調低全年CPI預期至2.5%左右,這一數據不僅低于3.5%的調控目標,也低于去年的2.6%的漲幅。
另外,統計局數據還顯示,3月PPI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2.3%。PPI無論是環比還是同比跌幅均呈現繼續擴大之勢,顯示工業經濟需求仍疲弱,同時也表明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通脹溫和留給貨幣政策足夠大調整空間,同時經濟偏弱推升穩增長政策預期加強。但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高層通過多個渠道表示經濟尚未突破底線,要保持政策定力。對于貨幣政策更強調其維持流動性穩定的功能,短期內降準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