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就可在創業板上市,無需排隊IPO,業內人士認為,這相當于開了“綠色通道”
昨日,記者從深交所獲悉,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于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15條意見,其中提出支持推進“深港通”,推動在創業板設立專門的層次,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滿12個月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
這是繼今年3月份證監會主席肖鋼表述“資本市場支持上海自貿區的政策措施,支持國內其他地區的金融創新政策,都可以在前海落地和試驗”以來,首次以規定的形式明確前海資本市場創新的地位和尺度。
今年5月19日,證監會主席肖鋼就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提出十一條要求,其中特別提到“將研究在創業板建立單獨層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
在此后的5月30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也證實,證監會正研究在創業板建立單獨層次,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
而現在,這一政策終于在上述框架意見中現身。
此前,按照創業板的上市規則,企業要想登陸創業板必須連續兩年盈利。那么,為何選擇在新三板掛牌呢?
對此,張曉軍表示,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然處于新興加轉軌階段,考慮到尚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風險較大,出于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提高企業規范運作水平的考慮,因此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
有分析機構認為,這是監管層對轉板企業打開的一個政策性通道。相較于此前按常規路徑申報IPO且并無任何綠色通道的轉板政策,此次提出的“掛牌一年后到創業板上市”,可謂真正意義的“轉板”,對于激發新三板的掛牌熱情,吸引優質互聯網公司均是利好。
一位互聯網企業老總表示,很多互聯網企業在高速成長階段,要達到連續盈利很困難。如果尚未盈利卻很有潛力的互聯網企業能夠在創業板上市,能夠大力促進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
專注于TMT行業投資的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項措施的落地,將吸引很多互聯網及高新技術企業考慮在境內上市,這也會對我國創投企業有很大影響。同時,只要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就可以在創業板上市,無需排隊IPO,則相當于開了“綠色通道”。
創業板IPO門檻
1:此前的財務條件是“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于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
2:今年5月16日起正式實施的修訂后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修改為“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一千萬元;或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五千萬元”。同時,創業板申報企業將不再限于九大行業,范圍拓展到所有行業
3:近日出臺的支持深圳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15條意見提出允許符合一定條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科技創新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滿12個月后到創業板發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