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發財,紅包拿來”。派"紅包"是華人春節的一種習俗,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這一歷史悠久的習俗,目前正在被互聯網顛覆著,從這一個春節開始。讓紅包飛,已成為網絡上的一大壯麗的景觀。
馬年春節還沒到,紅包就已經上路了。以前,我們只是面對面給紅包,現在,即使遠隔千里,紅包也立馬到手。當然,到手的這個“手”,是手機的“手”。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馬上發財。
最近,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紅包產品,當然,為了方便快捷,紅包的派發還是要以社交產品相結合為佳。目前,最為活躍的幾家當屬騰訊、阿里和盛大公司。
“喝口水的工夫,就錯失了兩個紅包,這口水真是喝不起啊,忒貴了。”昨晚,正在讀大學的侄子說。雖然我們倆就坐在一個沙發上,但他“說”的這句話我卻不是聽到的,而是看到的。春節前,我給我們家建了一個微信群,群名字叫“劉家大院”,十幾口人都在里面,昨晚大家都亢奮地搶了一晚上紅包。
這種亢奮,不僅是體現在幾個晚輩身上,我們兄妹幾個也很嗨,當然,我們兄妹是發紅包的主力,晚輩們是搶紅包的主力,就連古稀之年的老父親,也加入到了搶紅包的陣營中來了。
阿里由于支付寶的基礎,紅包也很火,甚至還有討要紅包的功能,這個就更添了幾分樂趣。盛大的youni,由于可以直接短信,派發紅包最為方便,而且盛大官方春節期間豪擲一億元,來鼓勵大家發紅包,陳天橋盡顯土豪本色。
從馬年春節開始,紅包這個習俗,即將被互聯網顛覆,這種顛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紅包將擺脫時空局限。
過去,紅包的派發主要局限于面對面的及時派發,但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即使是一家人,也不見得總能團聚一起,更何況其他的親朋好友。通過互聯網工具派發,這些局限將不復存在。
2、紅包將推脫數額的尷尬。
紅包到底給多少準備多少,這是春節期間困擾每個人的一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尤其是幾年前十幾年前,換贊新的零錢,是春節的一個特色,銀行的朋友們尤其忙而煩。現在,現金變成了一個個數字。
3、紅包已經變成了一種娛樂。
派發紅包的由來,本來是長輩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紅包慢慢地開始變味,主要意義已經不再是紅紙,而在于紅紙里面包著的那一張張鈔票。
互聯網公司的介入,又開始讓紅包慢慢地回歸本質,祝賀和娛樂的成份逐漸加大。通過社交工具發紅包、搶紅包、討要紅包,將逐漸成為春節期間的一大娛樂。
4、紅包的范圍在逐漸擴大。
紅包,本來就是一種象征意義,主要是送去祝福和好運。但過去由于種種局限,我們只能送給家人和關系非常好的親戚,以及少量的領導同事、生意伙伴。但使用互聯網這個東東后,理論上,紅包的范圍可以無限大。
過去,互聯網顛覆了一個又一個的傳統行業和領域,比如電報、信件等。但互聯網對紅包的顛覆,和對那些傳統行業的顛覆是不一樣,不是淘汰,而是形式的改進,不變的,依舊是我們濃濃的祝福。
人在路上走,紅包網絡來,這樣的生活確實很嗨。讓紅包來的更猛烈一些吧,估計我寫這樣的文章,很多網友忍不住非要通過網絡給我發紅包了,我就來者不拒,一一笑納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