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榮中醫診所---- 謝國榮教授簡介 一、1948年從名師學習中醫內婦、兒科,三年后行醫,50年代畢業于南京中醫學院和湖南中醫進修學校 。1958年籌建湖南中醫學院,任教務處負責人,1963年負責籌建附屬一醫院,任針、推、外、傷、五官 教研組組長,以后先后任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一、二、三屆理 事、中國特效醫術研究會委員、湖南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及資深委員,湖南針灸學會主任;1977年?1980 年參加援塞拉利昂國醫療隊,從醫近60年,在中醫高校從事醫、教、研40年(含穴位解剖研究20年), 脫離現職后,又從事臨床醫療觀察研究10多年。 編繪出版《簡明針灸學》、《十四經常用經穴掛圖》等書;研究編導了《針灸的安全操作》、《美國羅爾夫 按摩法》錄像帶;撰寫了《論針刺的力學觀》、《論一針之奇》等十多篇論文參加國際與國內交流。 二、學術觀點 從醫近60年,在長久的醫、教、研活動中,遵古訓,拜師友,訪民間,師患者,重實踐,索醫理,形成了 自己的獨特理論和醫術技巧。 (一)中醫三大法寶:從大量考古證實,自舊石器時代,古代名醫大都用針灸、中草藥、按摩三結合治病, 幾十年的業醫體驗,的確三者兼用,彌補了單一的不足,大大提高療效,即時針對性的解除患者痛苦。 (二)強調運用針灸術法、推拿技巧、藥物性能,來激發與調節人體功能。如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心血 管系統、消化系統、骨骼系統、免疫系統的機能等,都可以達到激活調節。而針灸的效能更是良性雙向激發 調節作用(即無藥物性能的偏向性和副作用)。激發調節這個概念不完全是停留在對人體功能上,應該是起 到激活與調節人體細胞的作用上。 (三)針灸總的效果是抗衰與抗衰老。此定義是首次明確提出的觀點,效能與效果有概念性的差異。抗衰是 指從出生到去世,機體某一功能不足或減退,針灸能激活其功能,若亢進亦即意味著衰退的開始,針灸又能 調節其功能。抗衰老即抗細胞的衰老,包含腦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的細胞衰老 及其功能減退,而針灸確有此效果,從而延長壽命。 (四)針灸學的有效范圍:應該是治病、健身、抗衰、美容、美形。從治療上講,應是臨床各科(內、外、 婦、兒、五官、骨傷、急救、保健、美體等)治療學。的確針灸的效果是不可否認的,有人說針灸只治癱, 止痛,或說治標不治本,或說針中無藥不治病等,這都是誤解。 三、醫術特色 幾十年來一直認真觀察研究運用針灸術法,推拿技巧,中藥性能治病健身。 在針灸方面:根據患者年齡、體質、病情、病位、病因、刺灸目的和目標,研究各種刺灸術法的技巧、效應 與效果。 1、研究速效針法:如研究發展了傳統連環跑馬針法、拔河針法、速效瀉法,并創立了進退補瀉針法、向心 離心補瀉針法、節節提托針法、單針多針收袋針法、胃腸體操針法、排山倒海針法等十多種特效術法。 2、研究少針速效針法,如治頭痛、治煩躁、治口苦、治乏味、治厭食、治胃脹、治腹瀉、治長期尿頻急、 治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均一針速效。因此強調只有巧妙的運用針灸術法,才能隨術立效。 3、研究特殊灸法:研究發展了明火灸,用研制的藥條,點燃直接燒人體穴位或病位,不僅可代替艾灸,還 彌補了艾灸的不足,如除眼球、乳頭以外的任何部位均可施灸,凡補虛瀉實,如虛脫、水瀉或癤腫等病皆可 直接明火灸穴位或病位,而立竿見影,治帶狀皰疹既速效又無后遺癥。 4、在推拿方面:繼承了傳統又發展了傳統。根據50多年推拿治脊椎病的經驗,結合20年的穴位解剖研 究,觀察研究了美國羅爾夫按摩法的操作及其要領。根據上述心得,在臨床中經綜合研究,創立了人體結構 調整術,對頸椎、胸椎、腰椎的椎間盤突出,椎體移位,準確直接針對病位,采用手法治療,有立竿見影的 療效,而不盲目亂按,傷害筋骨,還彌補了藥效所不及與手術的痛苦。由于人體結構調整術強調目測診斷與 手感診斷從而彌補了儀器(照片、CT、核共振)診斷的不足。 5、在用藥方面:認真研究藥性與配伍,經長期觀察研究,如研究出了治骨質增生特制的藥酒方等,有特效 。 四、主治范圍:針灸的效能是雙向良性激發調節人體功能,針灸的效果是抗衰與抗衰老,按主治的病種屬臨 床各科治療學,按使用的對象可分臨床醫療、健身益壽、美容美形,所以針灸藝術使用的范圍很廣,我除治 療一般臨床常見病外,還主攻了針治胃下垂、輸卵管不通、子宮卵巢早萎、子宮后傾、乳腺小葉增生、乳 房纖維瘤、豐乳健乳,灸治帶狀皰疹、手法治脊椎椎體移位、椎間盤突出等速效術法,有些已明顯超 過中藥或西醫目前的療效,個別的甚至可能是填補了當今醫學上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