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公信力不足、跑路消息不斷的P2P行業,近期似乎找到了一個可傍的大腿—平安銀行。近日,多家P2P公司均高調宣布,與平安銀行簽訂資金托管業務。不過,從南都記者獲得的合作協議看,平安銀行實際上系為合作的P2P平臺資金存管而非托管。一字之差,卻相差甚遠。“監管、托管要兜底,存管就不用了。”廣東一家已經和平安銀行簽訂了金融服務合作協議的P2P平臺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而對于此次合作,平安銀行一直的說法是,只是做P2P的資金存管業務。
而另有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銀監部門已就此事詢問平安銀行,并可能促使平安銀行在與P2P的合作中進一步強調銀行的免責條款。
偷換概念宣傳“托管”
近日,多家P2P公司陸續高調宣布與平安銀行簽訂金融服務合作協議,其中被業內最為看重的是平安銀行將為簽約P2P平臺提供資金托管業務。不過,南都記者從業內獲悉,在多家平臺宣布與平安銀行的合作后,銀監部門已經就該事項與平安銀行進行詢問。
“很多平臺都對外公布說與平安銀行的合作涉及資金托管,甚至有些還說是資金監管,實際上是偷換了概念。”上述已簽約的P 2P平臺相關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實際上,大多數平臺與平安銀行的合作是資金存管業務。一字之差,卻相差甚遠。“監管、托管要兜底,存管就不用了。”上述平臺負責人表示。
有關P2P平臺資金存管,主要涉及兩個層次,第一種層次是風險備用金托管,另一種是包括P 2P平臺上投融雙方的資金全面存管。根據多家已經對外公布與平安銀行簽訂合作的P2P平臺公布的消息看,主要合作似乎已經深入到資金全面托管。不過,南都記者從相關渠道獲得的協議內容看,合作內容上,有關資金合作寫的卻是“存管”而非平臺對外宣稱的托管業務。
根據南都獲得協議內容,平安銀行將向P2P平臺及其用戶提供網絡借貸資金的第三方存管服務,內容包括,實現P2P平臺自有資金賬戶、資金存管匯總賬戶的分設管理和風險隔離,實現平臺風險準備金(風險備付金、風險保證金等)賬戶的管理和存管等內容。
“合作實現了P 2P平臺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分離,解決了平臺不應碰觸資金的問題。”一家已經和平安銀行簽訂金融合作協議的平臺相關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在沒有第三方資金存管介入之前,平臺對于資金的流向一般為,投資人先把資金打入平臺的賬戶。
常見的操作模式包括直接通過銀行卡將資金打入平臺或者是平臺某個工作人員的個人賬戶,或者是通過第三方充值,但第三方充值的結果,資金也直接進入平臺。“無論哪種模式,平臺都有挪用投資人資金的可能。現在這種資金托管模式,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上述平臺負責人表示。
P 2P們的心思:讓銀行增信
南都記者從業內獲悉,目前已經有20多家平臺與平安銀行簽訂了資金存管業務。不過事實上,早在平安銀行啟動之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經提早搶灘P2P資金存管市場。其中較早進入的匯付天下去年就已經啟動了該項業務。昨日,匯付天下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合作的P 2P平臺已經超過100家。
“平安銀行的存管方式在原理上和匯付天下都是差不多的。”廣州一家同時和平安銀行和匯付天下均洽談過的P2P總經理告訴南都記者,平安銀行目前的系統尚未上線,但是從路演的情況看,與匯付天下的類似。
“不過我們更希望爭取到與平安銀行的合作。”上述平臺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平安銀行在路演時強調,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相比,平安的流程客戶體驗將更加順暢。不過這并非平臺最看中的地方,對于平臺而言,他們更看中的是銀行作為存管方將為P 2P在目前行業良莠不齊的情況下,提供增信和背書。
深圳一家P 2P平臺負責人亦對南都記者表示,對比價格,平安銀行的收費要比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的同等服務費用提高至少20%,但是不少平臺都愿意支付這筆資金,就是看中銀行的增信效果。
值得玩味的是,在這場平安銀行與P2P的合作中,盡管相關系統尚未上線,但大多數平臺在于平安銀行簽訂協議后均高調對外宣布,而平安銀行對此業務卻一直秘而不宣。“平安要求我們不能對外進行宣傳。”與平安簽訂相關協議的P 2P平臺品牌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在敲定和平安銀行的合作后,他們原計劃啟動大型的對外宣傳,不過,最終被平安叫停了相關宣傳事項。
那么是否有銀行提供第三方資金存管,就意味著資金安全呢?對此,深圳網貸平臺人人聚財C E O在接受南都記者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平臺碰到資金的可能性,不過存在唯一的風險點在于平安銀行無法對每一筆借款人進行一一審核,無法驗證P2P借款項目的真偽,這意味著借款人造假的可能性依舊存在。
銀監部門警惕風險
南都記者從業內多家平臺獲悉,不少商業銀行也已經看上了P2P存管這塊蛋糕,但尚未有實際性的動作。即便是已經開展業務的平安銀行在客戶挑選上也相對謹慎。“必須是業內做得相對大的,而且有一定知名度,平安不和新平臺進行合作。”一家尚未和平安銀行簽訂合作協議的平臺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平安銀行對介入系統的公司挑選門檻很高,同時還需收取較高額度的風險保證金。
對此,廣東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徐北對南都記者表示,盡管平安銀行并非提供資金監管系統,但是各家平臺一旦可以和平安合作都會大肆宣傳自己已經與平安銀行展開了合作,來進一步博取客戶的信賴。也就是說,平安選擇與哪家合作,外界的解讀就是平安對哪家P2P機構投了信任票,一旦這些平臺發生了風險,那么也必然會影響到平安的信譽。徐北向南都記者透露,正式因為如此,在P2P平臺高調宣布與平安銀行進行合作后,銀監部門對此非常警惕,對此進行詢問,預計平安銀行會與各家平臺重新擬定合作內容,對銀行的免責條款進一步突出和明確。采寫:南都記者 陳穎
鏈接
新平臺增信繞道會計師事務所
銀行存管的高門檻令新的P2P平臺接入無望。而南都記者從業內獲悉,目前為了強調平臺資金流向的可靠性,不少新平臺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突破,消除投資者的不信任。上個月剛上線的順順貸P2P平臺近期就采取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通過每日公布平臺資金情況變動表來自清。南都記者從雙方的合作看到,會計師事務所通過獲取平臺線上(含網銀在線和國付寶)和線下充值清單、滿標轉出金額清單及驗算合計數、同時對銀行專用賬戶相關收付記錄,將線上及線下充值記錄與銀行專用賬戶相應收款記錄進行核對;將滿標轉出金額的記錄與銀行專用賬戶相應付款記錄進行核對等來對平臺的資金流進行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