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改深入,各項推進醫藥醫療產業發展的政策紅利相繼出臺。日前,民營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松綁的利好剛剛釋放,醫藥電商領域就又傳出好消息。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赴廣東調研醫藥電商監管及發展課題時表示,將制定有關政策,支持優化互聯網醫藥銷售。而在上市公司方面,對醫藥電商的布局也呈加速之勢,如康美藥業近日拿下醫藥B2C牌照,而九州通旗下好藥師也已正式啟動O2O業務,加速掘金醫藥電子商務。
近日,國家食藥監局副局長尹力赴廣東調研醫藥電商監管與發展。在調研期間,尹力透露:“此次調研包括開放部分處方藥網上銷售事項,盡快確定網上銷售處方藥目錄及標準;以及互聯網上醫保消費方法,接下來,將制定有關政策支持優化互聯網醫藥銷售。”
近年來,醫藥電商在迅猛發展得過程中頻頻受到政策、行業多重束縛。由于藥品作為特殊商品,其流通受到國家嚴格管制、銷售渠道被醫療機構所壟斷,且網上購藥存在信任體系與藥品安全等諸多問題。同時,網上藥店的銷售系統無法做到與醫保報銷系統有效對接,也成為制約網上藥店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正考慮逐步加大對醫藥電商的扶持力度,近期正密集舉行相關的研討和考察活動,醫藥電商政策調整已是呼之欲出。一旦政策松綁,醫藥電商將迎來巨大發展機會。
據中國藥店醫藥電商研究中心最新統計,2013年我國醫藥電子交易規模達42.6億元,與2012年的16億元相比,增長166%。其中,天貓醫藥館交易規模達20.4億元,占比47.89%,同比增長172%;自主式醫藥B2C網站的交易規模為16.8億元,占比達39.44%,同比增長98%。可以看出,我國醫藥電子商務正呈快速增長。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也頻頻出手積極布局醫藥電商業務。昨日,康美藥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康美之戀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取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其網站名稱為康美之戀,服務范圍主要為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隨著公司拿下醫藥B2C牌照,康美藥業以電子商務平臺為核心的戰略部署正趨于完善。
與此同時,記者昨日獲悉,九州通旗下好藥師網也已正式啟動O2O業務,前期將以一線城市為試點展開運營。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好藥師天貓店的上線為九州通打開了B2C的新局面。
此前,以天貓醫藥館為代表的醫藥電商平臺已發展得如火如荼,包括馬應龍 、白云山 、云南白藥 、同仁堂 、東阿阿膠 、九芝堂 、上海醫藥在內的數十家上市藥企的產品均已現身線上銷售平臺。
而就在本周一,伴隨港股中信21世紀的股權收購方案最終以96.46%高票通過,馬云的醫療電商夢也正式“落地”。1月23日,阿里巴巴宣布聯手云鋒基金,宣布收購中信21世紀54.3%股份。業界普遍認為,中信21世紀手中“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資格牌照”,有助于阿里及天貓在第三方藥品銷售市場中搶占先機,這也是馬云此次股權收購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