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薄利多銷的亞馬遜,其業務無所不包,從云計算、平板硬件到圖書出版。眼下,亞馬遜又計劃在一個新領域——自貼牌日用商品——大舉擴張,未來全球消費者將會買到越來越多“亞馬遜牌”的衛生紙、蔬菜、保健品等等。
自貼牌商品,已經成為許多超市的盈利之道,而亞馬遜早前已經小試牛刀,比如曾經推出自貼牌的電池、電腦鍵盤、床上用品。不過亞馬遜最近發布招聘啟事,顯示計劃在日用品領域,大規模擴大自貼牌計劃。
亞馬遜發布了多個崗位空缺,其中包括一個財務分析師,主要負責“消費品自有品牌的推出”,另外一個崗位是“負責消費者自有品牌的高級產品經理”。
亞馬遜表示,招聘這些崗位,目的是面向全球消費者,推出亞馬遜品牌的高質量日用消費品。
在亞馬遜商品門類中,消費日用品主要包括蔬菜瓜果、保健品、個人護理、母嬰用品等等,其中亞馬遜生鮮服務也囊括在消費品類別中。
目前還不清楚,亞馬遜將針對某些門類的特定商品(比如嬰兒尿布)推出自貼牌,還是在所有門類的眾多商品同時進行自貼牌。
一般來說,在零售業,通過自貼牌,零售商可以直接向制造商訂貨,減少了中間批發商代理商的環節,可以獲取更高利潤,與此同時,也可以降低最終零售價,這也符合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的薄利多銷的商業思維。
多年前,亞馬遜曾經嘗試過自貼牌,比如曾經推出一個“Pinzon”品牌,涉及床單毛巾類別。另外一個商品品牌是“AmazonBasics”,包括電池、鍵盤、USB連接線等。
不過據報道,亞馬遜從未對自貼牌商品和業務進行大手筆廣告宣傳,另外在財報分析師會議上,自貼牌商品業務也只是在次要位置,一般不會提及。
麥格理資本公司的分析師薩切特(Ben-Schachter)表示,當年亞馬遜推出小電器品牌時,一些人認為“Monster”等傳統的商品品牌將被沖垮,但是這種情況并未發生。
美國的許多大型零售商均已實施過自貼牌,但是在推廣力度上有大有小。比如塔吉特,曾經推出名為“up&up”的嬰兒尿布,以及新鮮食品品牌“阿徹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