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2013年的中國金融業,“互聯網金融”絕對是最閃亮的關鍵詞。
以用戶為中心、以數據和技術為主、善于創新和顛覆的互聯網思想正在改變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巨頭、新型金融業態的業務模式和產品形態。而從長遠來看,互聯網金融或將重構既有金融格局。
而三方競逐互聯網金融已然展開。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積極謀變以鞏固既有優勢;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開始在金融領域大肆跑馬圈地;而新興的各類互聯網金融公司則在不斷創新與探索力求占據一席之地。
傳統金融業謀變
互聯網去中心化、“草根”、創新的思想正在改變銀行、券商、基金等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和營銷渠道。
目前來看,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下,基金業“觸網”最為積極。今年以來,不少基金公司已經開始與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在產品、渠道和股權等層面展開了深度合作。
在這之中,天弘基金無疑是最為成功的案例。得益于阿里巴巴在客戶、資金、平臺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截至2013年9月末,對接余額寶的貨幣基金“天弘增利寶”規模已經達到556.53億元,成為目前中國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一只貨幣基金。
如今,除了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外,各大電商如蘇寧易購、京東商城、當當網,以及門戶網站新浪、網易等都成為基金公司爭相合作的對象。
此外,商業銀行亦積極轉型,并利用互聯網革新自身業務。例如,2013年下半年,招行、工行、交行、中信、光大等多家銀行開通了微信銀行服務平臺。除了提供包括自助查詢、轉賬匯款、預約辦理等銀行服務外,不少銀行還試圖結合微信的特點推出特色服務,例如二維碼支付、“搖一搖”付款等。
除了優化既有業務外,不少銀行也在積極探路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業務。日前,一款名為“e+穩健融資項目”在招行官網的“小企業e家”板塊悄然上線,提供投融資撮合服務。短短數日內,通過該模式已經完成5個融資項目,籌資約1.2億元。該業務亦被解讀為銀行試水P2P業務的首個案例。
此外,證券行業方面,券商“擁抱”互聯網金融的轉型也在推進中。2013年7月,中信、華創、平安、長城以及國泰君安五家券商便率先向證監會提交了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申請,以及具體實施方案。
互聯網企業入局
在這場互聯網金融“大戰”中,依托云計算、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信息科技,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一批互聯網企業巨頭開始在銀行、券商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地盤上“攻城略地”?! ?/div>
如今的互聯網公司不再只是金融機構的技術支持和輔助工具,它們通過對互聯網數據的深度開發撬動了更多的金融業務,并逐漸搭建出一套不同于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
僅僅在2013年,阿里巴巴就“被”銀行了多次。盡管阿里巴巴已經否認申請銀行牌照,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阿里金融的眾多業務已基本具備了銀行的“內核”。余額寶、阿里小貸、支付寶間接實現了銀行三大核心業務“存、貸、匯”的功能。
與此同時,2013年10月,阿里巴巴出資11.8億元入股天弘基金,成為其控股股東。而阿里巴巴參股的互聯網保險平臺——眾安在線11月初在上海成立。至此,阿里巴巴的金融版圖已經日漸清晰。
而另外兩大互聯網巨頭騰訊、百度當然也不甘落后。
擁有龐大用戶群體的騰訊成為銀行、基金、券商、保險等金融機構爭相合作的對象。以基金為例,騰訊旗下的財付通與華夏、易方達、廣發、匯添富四家基金公司合作的類似理財產品或將在年內推出。此外,騰訊也開始涉足支付、保險、小貸,甚至民營銀行方面的創新。
百度方面,除了與金融業機構合作,百度自身的平臺上已經設立了百度錢包、百度金融中心、百度理財等面對個人用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此外,百度也在規劃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百度小貸”、面向金融客戶的“金融知心”等。
傳統金融以機構為中心,互聯網金融以用戶為中心;傳統金融依托牌照和資金,而互聯網金融以技術和數據為主。相比傳統金融業機構,互聯網企業在這一輪角逐中無疑更具先發優勢。
新金融業態叢生
在競逐互聯網金融的三股勢力中,以P2P、眾籌等為代表的新型金融業態最“年輕”、規模最小,但其發展勢頭卻絲毫不容小覷。
以P2P借貸平臺為例,根據第一財經新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截至2012年末,中國P2P貸款服務平臺超過200家,可統計的P2P線上業務借款余額超過100億元,年交易量超過200億元,投資人超過5萬人。
盡管與傳統金融業相比,P2P借貸行業的基數規模并不大,但其年增長速度卻超過了300%。根據行業數據分析機構海樹網的推測,P2P交易規模在2013年或將超過千億元。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極速升溫,除了早期的P2P貸款服務平臺外,垂直搜索、智能理財、眾籌平臺等互聯網金融形態紛紛涌現。第一財經新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鈞認為,互聯網金融大致可以分為交易方式、交易結構和權利契約三個層次。根據這三個層次,互聯網金融又可以劃分為十幾個行業。其中,基于交易方式的行業有垂直搜索、智能理財、移動支付、供應鏈金融、終端銀行、金融超市、數據金融應用等;按交易機構劃分則包括了P2P借貸、眾籌、P2P資產交易、P2P外匯兌換等;而基于權利契約的則有虛擬貨幣等。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述新型金融業態中,目前已經出現的就有眾籌平臺“點名時間”,金融垂直搜索平臺“融360”,網絡理財平臺“銅板街”、“向上360”等。
為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 亞馬遜增加一個新的“10美元及以下包郵”類別 2018-01-18
- 蘋果或仍計劃在加拿大多倫多開設新旗艦店 2018-01-05
- 京東正式發布“拍拍二手”品牌,主打“品質二手 2017-12-22
- 唯品會12.8周年慶又即將啟購 2017-12-08
- 美國黑色星期五各大賣場促銷戰提前開打 2017-11-16
- 僅用2.8天,2017天貓雙11的第1億個訂單已送到消 2017-11-14
- 全棉時代2017雙十一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 以4.06 2017-11-13
- 嗶哩嗶哩彈幕網宣布“聯通流量包正式上線” 2017-11-10
- 搜狗昨日晚間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3美元 2017-11-10
- 沃爾瑪支付在美國國內使用量接近超過蘋果的Appl 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