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團購網站自2010年3月風靡全國以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經過了一段粗放式甚至可以說是粗糙式的發展之后,團購網站幾乎陷入了停滯甚至是倒退的境況。據最新統計,目前真正意義上還在維持運營團購網站數量的已不足千家,只有943家;而團購網站在巔峰時期數量多達5058家,這相當于成活率只有18.6%。
其實,對于網站的倒閉潮,大致原因我們也都知道,主要集中于貨不對板、消費受限、密碼泄露、返利不及時、暢銷品沒貨、消費無發票等方面。
但是就在最近,美團等主流團購網站宣布已經開始盈利等,但這就能夠說明團購網站又處于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當中嗎?當然不能,過去一段時間團購網站粗糙式的發展,讓太多的消費者等喪失了信心,甚至于商家也是如此。這樣情況下,團購網站只能為以前的粗放式發展買單。
那么,團購網站該如何才能夠實現自我的救贖呢?找到了切入點,也就找到了團購網站救贖的關鍵。
1、利潤和服務
利潤和服務其實是團購的軟肋。
利潤薄是團購贏利模式的致命傷,注定團購只能靠量取勝。但是要有大的銷量,前提是必須有巨大的流量和推廣,這給網站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風險,這也是小型團購網站倒閉的根本原因。
如何改變團購的盈利模式?以窩窩團為例,數據上看,窩窩團絕大多數都不是來自于傳統的“團購銷售業務”。而是模仿“淘寶”,邀請企業開“店中店”。換而言之,就是實現了風險轉嫁。
關于服務:團購應用因互聯網而生,而互聯網點除了信息便利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完全虛擬”,從而衍生出一個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消費者維權困難。關于“票務”、“餐飲”因團購產生的服務糾紛在此不再累述。“服務”成為了團購永遠的軟肋。最近兩年,業內領先的團購網站開始意識到保證用戶的消費品質與售后服務,是團購網站生存的基石。
“閃電發貨”、“安全配送”、“質檢保證”、“假一賠一、無需預約”等服務的承諾,大型團購網站在服務上做的努力值得效仿。
2、移動客戶端
支付寶數據顯示,2012年下半年始,使用移動設備團購生活服務商品的交易進入爆發期,增長幅度相比上半年達到4倍的規模,交易占到全年的80%.據支付寶相關人士介紹,當前幾大團購寡頭也已將戰略重心轉向移動團購市場,移動互聯網之爭毫無疑問將成為今年團購行業競爭的焦點。對于該市場的廣闊前景,隨著二維碼、O2O(線上結合線下)等移動技術應用的進一步成熟,未來國內移動團購市場仍存在較大發展潛力。
團購市場靠資本驅動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過去,團購企業開始追求毛利的實現,向業務多元化+運營精細化方向發展。
大浪淘沙后的2013年,團購網站是否在細微的地方做到極致,可能就是勝負的關鍵!(來源:萬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