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團購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一個部分,網絡上林林總總的團購網站中,從實體商品到中西餐、影劇院、美發美體、KTV、各類培訓等,內容類型包羅萬象,而其團購產品的折扣通常又低于傳統購物網站,只是市場價的一至四折,更有很多產品達到了一折以下,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眼球。
不過隨著網絡團購的不斷壯大,很多消費者發現,其實團購也暴露出許多問題,本以為便利的行為卻惹來麻煩重重。本期igo小編帶你歷數一下這些麻煩泥潭,千萬小心要繞道而行哦!
1
貨不對板
“這是團購的客人!”是不是不止一次被服務員貼上這樣的標簽,難道團購的就矮人一等嗎?一碗餛飩,正常的是每碗20個,可如果是供應給團購顧客,可能每碗只有10個。類似問題層出不窮,也知道團購的,要求不能太高,但有時候它的確是實際與描述的相差太大。有網友在網上貼出強大的原團購網上的餐飲套餐圖片和現場實際的區別:不僅盤子都小了一圈,椒鹽的龍蝦三斤裝的,居然變為三斤的菜,一斤半的配料。
據業內人士透露,有些商家主動找團購網站合作搞活動,提供價格超低但其實是偽劣產品,甚至收到錢后就直接逃跑。而團購網站急于拓展業務,不重視商家的信用問題,連必要的證件都不做審核。尤其一些名牌基本都不參加團購,如果不小心團上了一定要多加留心。“雖說團購網站優惠很大,但是團友們也還是要考慮一個實際問題,現在一件做工精細的衣服成本都將近數百上千元,再者各大品牌服裝商都對品牌管理極其嚴格,是不可能有所謂的正品拿去團購的。”某品牌女裝的銷售總監如是說。
2
消費設限
因為對商家來說,做團購只是為了做宣傳,按照團購的價格提供正常服務,肯定虧本,所以想出了各種刁難的花招。有一種就是,限制使用時間,不允許在周末等消費高峰時段使用團購券,還有的即使是在規定的能使用的時段,提供的場所很少,比如KTV一般來說一天只預留十幾個包廂給團購者,這遠遠無法消化消費者購買的大數量團購券。一些餐廳雖然不限制消費時間,但是你打電話要去消費,店家常會以沒有座位為由說不能消費,但如果你是以正常消費價格預訂就有位。還有的花招就是團購券不可打包,想“吃不了兜著走”!沒門。
還有一種設限隱藏得更隱秘,比如在你并未被明確告知的情況下,實際消費時卻要綁定額外消費或產生隱性消費項目。這在一些旅游團購券上比較明顯,團購券上本身不會注明什么限制,但是當你使用時便會被告知XX戶籍或者XX條件的人群不可享用該團購券,若要享用該旅游團購券每人需另外加收團費。
“不做護理就不讓使用團購券”,團購美發券被強制消費的事件并不在少數。一位從事美發行業多年的陳先生對記者坦言:“網上團購價格低于一折的美發券基本都是吸引消費者到店里的噱頭。到了店里就忽悠你辦卡、加錢加項目,反正不會讓你一分錢不花就做完頭發的。”
3
密碼泄露
我們知道,團購商品包括許多本地化的消費,例如餐飲、電影票等,只需憑團購券號即可消費,這些消費憑據泄露的可能性也同樣存在。所以,當你有一天短信被告知自己的團購券正在被使用,應該是賬戶被盜了。
一般來說,團購網站漏洞容易導致三類風險:第一,用戶密碼、商品消費憑據等消費者資料泄露;第二,網站首頁、商品價格等網頁內容被惡意篡改;第三,網站服務器被植入腳本后門,整個網站甚至服務器系統完全被黑客控制。
據了解,團購網站注冊時需要輸入的個人資料包括郵箱、手機號、身份證號、郵寄住址等多種個人私密信息。對于商家來說,用戶的資料也是相當重要的資源。部分商家愿意打出2—3折的優惠價格,而且還得讓利給團購網站,很大原因也是希望借此來獲取更多消費者的資料信息。
4
返利不及時
早在2010年,團寶網就曾經自曝內幕,有四成用戶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即時消費。美團網CEO王興也曾高調宣布推出過期退計劃,將美團網會員過期未消費的款項返還給美團會員,今后用戶過期未消費將獲得退款服務。王興透露,事實上用戶過期未消費的沉淀資金已經成為團購行業收入的一部分,這已是團購行業的潛規則。
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忙等原因造成團購券過期而未能消費,倒也罷了,只是有時候情況是這樣的:每個月,總有幾家團購推出0元抽獎活動,且不說本來抽獎就只是發動用戶提高網站人氣,獎品往往被網站控制,由內部員工拿走或根本不存在。特悲催的就是,團購網通常還會誘惑性打出:“每邀1名好友多1個抽獎號,每邀10名新用戶可得100元返利!”你入套之后,你將進入多次打客服電話和網上留言咨詢返利時間,最終也許你就會因被“等待審核”的等待耗盡耐心而放棄了。
另一種情況就是你團購的商品太暢銷了,等到你購團的時候,貨物都配送完畢,這時候必然是需要退款的,不過你也可能還是要狂打客服電話卻得到復讀機般的回答——請耐心等待,等到你終于忍到了崩潰的邊緣……
消協支招
針對團購消費投訴激增的現象,市消委會專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團購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充分了解團購網站的權責及消費保障。進行團購前,消費者要充分了解產品及服務的內容、換購條款及細則等,同時還要了解團購網站的私隱政策、免責聲明、聯絡方式及退款安排等。
二是選擇有信譽、口碑好的團購網站,優先選擇已長期正常運行的并且有信用評價和保證機制的交易平臺。
三是支付方式不要選擇“即時到賬”,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實時到賬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第三方不負責監管,風險極大,建議選擇貨到后由第三方監管劃轉或貨到后由消費者現金或刷卡付款的方式交易。數額巨大的團購要謹慎,一定要使用第三方支付擔保交易的方式,或要求貨到付款,不要將巨款通過網銀預付給對方。
四是要了解和留意“消費限制”。團購前消費者應了解和留意是否存在各種消費限制,比如是否存在“限制午市”,“節假日不得使用”等限制,以免造成糾紛;同時對于需要預約的商品和服務,應盡快預約,以免錯過有效期。此外,出現糾紛,要保留證據,及時維權。
小編有話說
團購為何無發票?
憑團購短信去餐廳吃飯,用完餐后商家是不會給你開發票,把你和普通顧客“區別對待”。這樣事情很多人遇到過,但多數人都因事小而多不予理會,其實“團購不開具發票”已經成了團購網站以及商家之間不能公開的秘密。
都是花錢消費,為什么團購消費和現金消費卻被區別對待?對此,igo記者撥打了廣州市稅務局12366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在飯店消費,不管以何種消費方式,商家都有義務為消費者開具所消費金額相符的發票,這是商家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在消費過程中遇到了拒開發票的商家,消費者可以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投訴或舉報,一經查實,稅務部門將對商家進行處罰。但是話雖這么說,團購商品如果可以開具發票那么又該由誰來開?
Igo記者在多加團購網上發現,只有少數網站寫出了“索要發票請找商家”的注意事項,而多數團購網站對發票的注意事項諱莫如深。網站方面認為,假如網站替商家支付因開具發票產生的費用,對于利潤本來就很薄的團購網站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負擔。而對于商家來說,加入團購網本身是為了擴大影響,價格已經打了很低的折扣,基本不盈利。如果開具發票的話,還需要交稅,團購網再扣除相應的提成,結余就更少了,完全是虧本生意。
團購消費利潤低就可以不給消費者開發票?這顯然是說不通的,igo記者就此咨詢了法律界人士,法律專家認為,餐飲企業降價參加團購活動,只是其對商品或服務的一種促銷方式,屬于其自愿行為,價格低不能免除其開具發票的義務,消費者只要正常消費了,都有權利向團購網站或者參加團購的商家索要發票,商家拒絕開具發票實際已涉嫌偷稅漏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