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完了機票,拼完了酒店,在線旅游公司們瞄準了下一塊戰場——景區門票預訂,相比在機票和酒店業務上多年的打打殺殺價格戰,剛剛開始門票預訂業務的競爭已經顯示出其血腥慘烈之勢,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搶奪市場份額,在線旅游公司們不惜賠本賺吆喝。他們為什么這么做,因為門票預訂確實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市場。
讓我們先來看看過去一個月發生了什么。

1.攜程宣布入局門票市場,成立以門票為核心的地面服務事業部。負責地面服務事業部的周舟號稱計劃投入2億元擴張市場,“只求銷量第一不求賺錢”。
2.驢媽媽宣布獲得中信銀行授信,計劃投入5億元發展門票業務。
3.去哪兒宣布成立目的地服務事業部,并挖來了美團高管張強出任事業部總經理。
以上三家不約而同地瞄準了景區門票市場。那么這個市場的情況又是怎么樣的呢?
環球旅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同程銷售門票約3000萬張,驢媽媽累計銷售門票1100萬張,這兩者已經在景區門票市場耕耘多年。攜程在2013年加大了對門票的投入力度,目標是兩年內超過同程網成為最大的門票預訂平臺。 去哪兒門票頻道在2013年初上線,聚合了包括攜程、同程、驢媽媽以及眾多小型代理商的門票搜索結果。
在景區覆蓋數量上,同程和攜程均公開表示合作數量超過5000家,驢媽媽則稱與約1萬家景區合作,包括相當一部分海外景區。2013年,全國A級景區超過6000個,接待游客超過30億人次,5A級景區171家。
再讓我們看看目前正在發生什么。
打開攜程、同程、驢媽媽的網站,會發現均在宣傳預訂門票“返現”活動,只要消費者購買相應門票,游玩之后發表點評,便可以獲得網站給的現金獎勵,現金放在用戶賬戶里,可以提現至銀行卡。
這里有一份過去兩周返現額追蹤表,以市場價330元,網上預訂價288元的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平日票(景區現付)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攜程和同程不斷地在提高返現額度,到1月15日,優惠幅度可以超過50%之多。
可以看出,為了用更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OTA們價格戰不斷升級,短短兩周內可以將返現額度從10元提高到200多元。
一位在線旅游從業者告訴筆者,景區門票與機票、酒店不同,沒有庫存概念,景區給在線OTA的是統一的價格,這個價格可能低于散客現場價,但是更大幅度的優惠則是由OTA承擔。
業內人士估計,平均門票傭金為8%-15%,一張288的門票,OTA最多可以賺到43元,卻倒貼進去200多元。
它們真的是在賠本賺吆喝嗎?當然不是,因為景區門票市場繼機票、酒店之后的下一個大市場,誰都不愿錯過。
攜程已經對外宣稱,門票預訂業務的目標是兩年內超過同程。驢媽媽則表示2014年目標是5倍增長。至于不走OTA道路的去哪兒,目標是建立景區的TTS系統,簽約景區進行直銷,也就是所謂的“目的地事業部”打算要做的事情。
為什么說景區門票是下一個大市場,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1.景區門票需求量更大,活躍度更高
根據艾瑞《2012-2013年中國在線旅游行業年度監測報告》,預計2013年自助游年增長率達到84.6%,在整體在線旅游度假中的占比達65.2%。在以往,景區門票最主要的銷售方式是旅行社團體票,但是隨著自助游的興起,散客門票將會越來越多,個人訂票需求越來越大。
勁旅咨詢總經理魏長仁認為,門票的特點是單價低并且重復消費頻率高,可以給網站或者移動端帶來更多的流量和客戶活躍度,形成更多交叉銷售。
2.景區門票網絡滲透率低
數據顯示,全國景區門票2012年有1300億元交易額,而OTA僅占1%;2013年,全年景區門票銷售總收入在1300億至1400億元之間,但在線預訂比例也僅占約2%。相比于機票、酒店,門票市場“大有可為”。
3.移動預訂比例更高
攜程發布的黃金周門票統計報告中,無線客戶端業務相比平時增長了10倍,占比呈直線上升態勢,最高峰值時在總體門票業務中的占比超過40%;35%的游客選擇在旅途開始前預訂旅游景點的門票,超過50%的游客則是在旅途中完成門票預訂的。當日訂當日用的人次比例最高超過40%。 所以OTA們在促銷活動中,往往給予移動用戶更大幅度的優惠。
魏長仁表示:“同程網采取用戶更愿意接受的景區現付的模式,快速推進市場,且推廣力度大;攜程的優勢是品牌,資金投入大;驢媽媽的優勢是做的早,采取預付模式,現金流更好;去哪兒用戶基礎大,新成立的目的地事業部肯定會簽約一部分景區,今年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