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紅星美凱龍全資收購行業排名第三的吉盛偉邦消息得到確認,這意味著,家居業將迎來史上最大的業內整合。對于此次雙方的聯手,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這起收購案,或將掀起行業的整合浪潮。
“一方面,家居行業整體處于過剩階段,行業內部需要企業之間進行整合;另一方面,家居行業處于過剩階段也為整合提供了條件,因為激烈競爭之下部分品牌經營不善,退出市場的可能性增加,同時也有部分有影響力的品牌需要并購以應對不斷強勢的龍頭企業。”杜巖宏稱。
收購“緋聞”流傳數年
收購“緋聞”流傳數年
紅星美凱龍與吉盛偉邦的聯姻傳聞由來已久。2009年,雙方正在謀求“深度合作”的消息就開始見諸報端,而此后,卻沒有實際性進展的內容傳出。時隔多年,這項收購案終于有了突破,援引媒體報道稱,此項收購案涉及金額約為28億元,不過,對于支付的細節,目前尚未得知。

據悉,收購完成后,紅星美凱龍將繼續保留“吉盛偉邦”品牌,并有效利用其已經積累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口碑,推進“雙品牌”戰略,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同時,吉盛偉邦的管理將實行本地化,原有的團隊和人才保留融合。
對于這項并購案,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對記者稱,紅星美凱龍對吉盛偉邦的并購案中,兩者均能獲得利好。紅星美凱龍的市場地位得以穩固、資源更加豐富,未來也將通過資源整合實現更好發展;而吉盛偉邦也將借助紅星美凱龍的資源良好發展,而非單槍匹馬應對各方競爭。兩者的市場定位也略有不同,未來將更大程度地覆蓋各種層次消費者,對于其他競爭對手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事實上,在家居行業,企業之間聯手合作近來動作頻頻。2013年末,、、華日家具宣布三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手合作。彼時,業界認為,這是一個行業橫向合作將加強的信號。
而隨著紅星美凱龍收購吉盛偉邦成就家居行業最大的收購案,行業將迎來整合浪潮的提法可能再度熱議。
杜巖宏認為,家居行業整體過剩催生了企業整合的可能,而這種過剩階段,也為整合提供了條件,激烈的競爭,使得許多經營不善的品牌退出市場的可能性增加,而同時,部分有影響力的品牌需要并購以應對不斷強勢的龍頭企業。兩項因素綜合影響之下,行業整合浪潮來臨成為可能。
上市前釋放利好
由于目前紅星美凱龍處在沖刺上市階段,此時發生的并購案,對公司上市的影響也成為業界探討較多的話題。對此,杜巖宏認為,并購對于正在沖刺上市的紅星美凱龍是有利的,尤其是并購處于行業第三位置的吉盛偉邦。因為并購可以直接增加紅星美凱龍的資產、市場份額,穩固其行業地位,有利于吸引投資機構對紅星美凱龍的投資。此外,上市后續過程中,并購后的紅星美凱龍也更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公開資料顯示,紅星美凱龍截至目前已經在全國90多個城市開業了125家商場,而基于目前家居行業處于過剩階段的現狀,以及電商對傳統線下賣場市場的沖擊,也有業內人士擔憂,最大的并購案產生后,紅星美凱龍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對此,杜巖宏認為,相比服裝等百貨產品,電商對家居行業的攻陷程度較低,家居行業依舊以線下收入為主。此外,家居賣場如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等均采取積極主動策略,積極試水電商,并未使自身陷入被動局面。而在電商攻陷程度較低、家居賣場自身也積極試水的背景下,“家居賣場大舉收購面臨來自電商的風險較小,更大的風險或在于未來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