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外匯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對外金融凈資產1.78萬億美元,對外投資收益約1881億美元,對外負債成本近2480億美元,對外凈投資收益為-599億美元。經濟學家陳志武在微博上接連發表多篇評論,我國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再次引發市場的關注。
實際上,中國對外凈投資收益為負已是多年來的常態。作為全球第二大債權國的中國,為何多年來的凈投資收益一直為負?是什么深層次原因造成如今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應當如何改變扭曲的現狀?這一切,都與外匯儲備過于集中在官方有關。
李克強總理曾在去年多次提及“巨額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的負擔”,外匯局數據也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我國的儲備資產在海外總資產的占比已高達60.8%。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官方外匯儲備從流動性、安全性角度考慮,主要投資于美國等國的國債,收益率低是自然的。
一方面是資產端的低收益,另一方面負債端卻一直支付著高昂的成本。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朱振鑫表示,截至2014年,外商直接投資(FDI)在對外負債中的占比高達57.8%,這部分投資由于享受國內招商引資大量優惠政策,收益遠遠高于中國外匯儲備收益。據世界銀行的調查,FDI在中國的平均收益率可能超過20%,這個剪刀差造成了巨額凈資產和負收益的怪圈。
巨額外匯儲備與高比例外商直接投資,或許只是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的表層原因。丁志杰認為,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實際上是反映出,中國過去的對外開放模式(以出口和利用外資為主)早已不再適應經濟的發展。朱振鑫也表示,我國應從原有的“賣商品買資本”向“賣資本買商品”轉型,讓更多的私人部門進行海外投資。
“中國在以倒貼的方式對外輸出儲蓄,這說明中國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債權國。”丁志杰說,“這既反映了中國對外開放模式的落后,也反映出中國在國際分工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不高。在新形勢下,應清醒地認識到傳統對外開放模式的低效問題。”
顯而易見,當舊有的開放體制已逐漸成為中國對外資產配置的“攔路虎”,順勢革新開放體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穩步推進,中國將逐步實現藏匯于民,私人部門成為海外資產的主要持有者,有效改變現在扭曲的局面。”丁志杰說。丁志杰解釋稱,我國對本國居民資本的管制遠比對外國投資者資本的管制嚴格。所以說,未來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點應該是在資產端,即允許國內的企業和個人能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海外進行投資、持有資產等。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份也表示,年內有望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并提出政府將從便利境內外個人投資、資本市場開放和修訂《外匯管理條例》三個方面入手。而在負債端方面,丁志杰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由高速轉入中高速,中國經濟發展本身能給予外資的投資收益也會相應下降,外商投資政策的大方向不應有大的改動。
實際上,中國對外凈投資收益為負已是多年來的常態。作為全球第二大債權國的中國,為何多年來的凈投資收益一直為負?是什么深層次原因造成如今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應當如何改變扭曲的現狀?這一切,都與外匯儲備過于集中在官方有關。
李克強總理曾在去年多次提及“巨額外匯儲備已成為中國的負擔”,外匯局數據也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我國的儲備資產在海外總資產的占比已高達60.8%。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官方外匯儲備從流動性、安全性角度考慮,主要投資于美國等國的國債,收益率低是自然的。
一方面是資產端的低收益,另一方面負債端卻一直支付著高昂的成本。民生證券宏觀研究院朱振鑫表示,截至2014年,外商直接投資(FDI)在對外負債中的占比高達57.8%,這部分投資由于享受國內招商引資大量優惠政策,收益遠遠高于中國外匯儲備收益。據世界銀行的調查,FDI在中國的平均收益率可能超過20%,這個剪刀差造成了巨額凈資產和負收益的怪圈。
巨額外匯儲備與高比例外商直接投資,或許只是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的表層原因。丁志杰認為,扭曲的對外資產負債結構實際上是反映出,中國過去的對外開放模式(以出口和利用外資為主)早已不再適應經濟的發展。朱振鑫也表示,我國應從原有的“賣商品買資本”向“賣資本買商品”轉型,讓更多的私人部門進行海外投資。
“中國在以倒貼的方式對外輸出儲蓄,這說明中國還不是一個成熟的債權國。”丁志杰說,“這既反映了中國對外開放模式的落后,也反映出中國在國際分工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不高。在新形勢下,應清醒地認識到傳統對外開放模式的低效問題。”
顯而易見,當舊有的開放體制已逐漸成為中國對外資產配置的“攔路虎”,順勢革新開放體制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穩步推進,中國將逐步實現藏匯于民,私人部門成為海外資產的主要持有者,有效改變現在扭曲的局面。”丁志杰說。丁志杰解釋稱,我國對本國居民資本的管制遠比對外國投資者資本的管制嚴格。所以說,未來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重點應該是在資產端,即允許國內的企業和個人能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海外進行投資、持有資產等。央行行長周小川3月份也表示,年內有望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并提出政府將從便利境內外個人投資、資本市場開放和修訂《外匯管理條例》三個方面入手。而在負債端方面,丁志杰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由高速轉入中高速,中國經濟發展本身能給予外資的投資收益也會相應下降,外商投資政策的大方向不應有大的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