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團團圍住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采訪轉基因和霧霾等當下最熱的問題。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因赴美調查轉基因,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再次成為兩會期間被記者圍堵采訪的對象。崔永元表示,他將以提案形式,展示國內一些地方濫種轉基因農作物的證據,而且將繼續調查國內濫種轉基因問題。他還希望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聊一聊轉基因。
轉基因
“4地濫種轉基因作物”
記者:從美國調查回來后,你接下來會實地調查中國的轉基因問題嗎?
崔永元:肯定,100%。
記者:大概是在什么時候,有具體的方案嗎?
崔永元:我希望是在今年年底前,先把濫種(轉基因農作物)的問題搞清楚。
記者:你現在還堅定反對轉基因技術?
崔永元:不是這么簡單的單純反對或不反對。而是根據中國的政策規定,我們現在僅有棉花等七種轉基因農作物批準了商業化種植。絕大多數農作物,包括我們的主糧,比如玉米、水稻,尚沒有被批準商業化種植。但是現在很多省份泛濫種植,這是違法的。但媒體從來沒有報道過,好像就沒有這回事。
記者:你能具體說說濫種的地方在哪兒?
崔永元:我告訴你四個地方:湖南、湖北、廣西、吉林。光吉林一省,我的調查就有三頁紙。它(轉基因農作物)的種子叫什么,一共有(種植了)多少畝,具體到村。
記者:你現在搜集的這些問題已經反映給農業部了嗎?
崔永元:沒有,我今年要在提案里提出反(轉基因農作物)濫種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已經跟媒體說過很多次了。我現在是讓農業部回應,到底有沒有?
記者:你認為目前中國媒體對轉基因的報道有失全面和公正?
崔永元:沒有。我希望媒體真實地報道有關轉基因的各種信息。比如,美國農業部這兩天已經發布了關于轉基因作物不安全的消息,哪個報紙登了?哪個網站上有?我覺得現在消費者、公眾面對轉基因存在信息壁壘。
記者:如何理解這個“信息壁壘”?
崔永元:有些部門想讓消費者知道什么觀點,就傳達什么觀點。如果不想讓你知道,他就不說。但是現在新媒體時代,你不說也沒有用。中國消費者幾乎和美國消費者可以同時知道關于轉基因的各種信息。
霧霾
“連續15天查霧霾成因”
記者:北京等地霧霾持續,你認為該怎么解決霧霾問題?
崔永元:想找到對策,首先要找到成因。
記者:你認為霧霾的成因是什么?
崔永元:我們大家都知道的煤污染、工業污染等,合起來是主要原因。私家車上路罰起來容易,但是罰企業或是從源頭上去治理,難度大。這兩個月,我覺得有點起色,大家愿意踏實下來,找找霧霾真正的根源了。
記者:聽說你晚上自駕車到高速出入口調查霧霾原因?
崔永元:是啊,連續15天,你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嗎?地上的灰塵有多厚?這么厚!(他用拇指和食指卡出了一寸多的距離)大貨車都沒有遮蓋,掉下來的石子像子彈飛,打碎了我三塊汽車前擋風玻璃。貨車上灰塵的灑落更是嚴重。
記者:這次兩會上你將對治霾有什么樣的呼吁?
崔永元:不用呼吁大家都很重視。政府不是都下決心了嗎?一定要把它治理好。
記者:你認為國家應該付出更大成本治理霧霾嗎?
崔永元:肯定要付出更大成本,因為此前倫敦、洛杉磯都有過這樣的先例。我相信早些時候,他們也不積極,忙著掙錢,指望隨著自然變化,云開霧散。但后來,他們發現沒有辦法,掙的錢都不夠治理霧霾的,必須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 現場
記者堵部長 財政部部長妙語解圍
人民大會堂北門也就是傳說中的“部長通道”,每年兩會蹲守在這里的媒體,都要八仙過海,用盡各種手段,把趕著進入會場的部長攔下來,拉到媒體采訪區接受“考問”。
下午2時許,北門媒體采訪區,不少媒體已經架好機位伺機而動。
第一個被成功攔下來的是教育部長袁貴仁。面對記者們拋來的問題,袁部長一一接招,談了教育去行政化、坦陳自主招生的不足。說完這些后,袁部長連聲向媒體稱謝,抽身離開。在袁貴仁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央行副行長易綱已經被另一位“拉部長志愿者”“拿下”,就大家關心的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進行解釋。易綱告訴大家,中國的經濟面現在很好,大家不要瞎猜,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后,雙向波動是家常便飯。
持續到2點50左右,工作人員前來清場,媒體記者這才散去,轉戰東門。剛到東門,就有記者喊“樓部長”,這時財政部長樓繼偉正一個人往里走,五六位眼尖的女記者瞬間從各個方向跑過來。樓部長加快腳步,幾乎是小跑著往會場奔去。
說時遲那時快,在距離會場大門不足30米的地方,記者們形成包圍圈,有的扯著衣服,有的架著胳膊,把樓部長團團圍在里面。“八項規定之后三公消費有多少削減?”“您任職財政部長有一段時間了,有什么收獲?”記者們的問題迅速拋來。
樓部長停頓了一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小的包圍圈,溫和地說:你們拉住我的衣服了。
記者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誰知樓部長趁機加速跑進會場,在“威武”的警衛保護下,徹底擺脫了記者追問。
記者堵委員 62歲霍建寧有問必答
會議結束后,“拉委員”的活動繼續展開。被李嘉誠封為“打工皇帝”的和黃董事總經理霍建寧一出會場就被中外記者圍住動不了。安保人員一邊催記者,霍建寧一邊往前挪了十幾步,結果還是被圍堵動彈不得。國內記者想知道香港人怎么看內地的問題,國外的媒體想知道香港人怎么評價內地的政策。這位62歲的白發老先生倒是對媒體客氣有加,逐一解答。
最受媒體關注委員還有崔永元,從會場一直被簇擁到大門口。記者為什么愛采訪崔永元?“他一針見血,簡單幽默,對記者看似不客氣,實則很尊重。”一位多年在大會堂外“圍堵”崔永元的上會記者這樣說。昨日,光是轉基因問題,他就和不同記者聊了一個多小時。他也因此成為最后一位離開人民大會堂的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