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是蘭州市中心城區實行小型及微型客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結束第一天,當日記者在蘭州各主次干道采訪發現,道路上的車流量明顯增大,但未出現嚴重堵車路段。
“史上最嚴”限行結束
由于蘭州市區空氣質量持續出現輕度污染,自2013年11月17日起至2014年1月10日,蘭州市在中心城區啟動單雙號限行措施,每日7時至20時期間,在中心城區,核載不足9人的本市號牌小型及微型載客汽車須按照號牌尾數,單號單日通行,雙號雙日通行。相比其他城市,蘭州此次限行規定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嚴”,并于限行首日在全國引起熱議。

據調查,蘭州中心城區啟動單雙號限行措施后,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交通秩序也相比以前好了許多。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感覺今年冬天的空氣質量相比往年確實好了許多。在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之前,她從九州開發區到西關什字上班經常遭遇堵車,車輛單雙號限行之后,她很少遇到堵車,半小時就到單位了。
取消限行后車流量明顯增大
1月11日是蘭州市中心城區實行小型及微型客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結束第一天,當日記者乘車到蘭州市區各路段進行體驗,發現車流量明顯增大,局部路段出現短暫堵車現象。
下午1時許,記者乘車從白銀路經南濱河路趕往七里河黃河大橋。按照往常來看,這段路程通常車流量較大,道路擁堵情況較為嚴重。自限行開始后,車流量明顯減小。但是在限行結束的第一天,車流量又恢復了往常的情況。記者看到,無論是西行方向還是東行方向,道路上各種車輛擠在一起。盡管小西湖立交橋的引橋已投入使用,但似乎仍不能對限行后該路段的擁堵起到根本性的緩解作用。
當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西津西路、西關、東方紅廣場等路段看到,車流量明顯增大,但未出現堵車現象。在平涼路及南濱河路水車園路段出現短暫壓車現象。
無車市民支持單雙號限行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對此的看法。市民陳先生表示,解除限行后,道路的車流量明顯加大,相比限行期間,出行有些不便。但是私家車主趙女士則表示,解除限行后,對于私家車的出行確實方便了不少,但是卻不得不面對道路擁堵的問題。平時20分鐘就能到達的地方,解除限行后就要花30分鐘甚至更長。也有市民稱,限行結束后公交車不太擠了,但是走得慢了。
在采訪中,大多無車市民支持單雙號限行措施,希望限行措施結束后大家還是能自覺為治污治堵做出自己的貢獻,盡量少開車,做到環保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