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昨日(4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了一季度進出口情況,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6.12萬億元人民幣,扣除匯率因素后同比增長13.4%。其中出口3.2萬億人民幣,增長18.4%;進口2.9萬億人民幣,增長8.4%。
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13.4%的數值遠高于去年全年外貿6.2%的增長水平,也高于今年8%的外貿目標。3月我國共進口1830.7億美元,進口金額創單月歷史新高,進口同比增速14.10%,遠超市場預期,致使當月出現8.84億美元的逆差。一季度我國錄得貿易順差430.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我國貿易順差僅為2.1億美元,主要得益于進口強勁。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表示,今年3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9,這是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經濟向好的跡象較為明顯,這為進一步擴大進口提供了良好的市撤境。交通銀行分析師陳鵠飛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國內微觀制造業進口需求可能正在回暖,從而推動3月進口總金額超預期大增,“3月份人民幣匯率的繼續升值,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國加大了對部分資源品的進口力度。”
從3月份海關總署公布的分國別進口增速看,3月我國與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主要資源產出國的進口同比增速分別回升至66.94%、18.39%和14.20%,相比2月增速反彈表現明顯。
陳鵠飛說,隨著微觀企業主體進口需求的進一步恢復,以及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的繼續回升,未來數月我國的進口需求仍將保持較高增速。此外,在國家外貿再平衡戰略的推動下,預計未來政府仍將可能繼續推動鼓勵進口。
鄭躍聲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增速明顯高于去年全年的水平,與外貿政策環境優化、國民經濟形勢向好以及出口企業信心增強等有關,這種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總體可以判斷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的情況可能會略好于去年。(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