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券商創新大會今日正式召開,為鼓勵證券行業的創新發展,證監會昨日晚間發布了相關指導意見,算是為本次大會做了方向性的政策鋪墊。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意見》,其主要是從三方面明確了推進券商創新發展的任務和具體措施,其中最顯眼的意見莫過于鼓勵券商建設現代投資銀行。
建設現代投行的具體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券商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創新產品、業務和交易方式,探索新型互聯網金融業務。也就是說,之前市場一直提及的互聯網證券,像國金證券推出的“傭金寶”、上海證券推出的股票微質押業務產品“速e融”都屬于創新產品。其次,證監會也鼓勵券商為大宗交易、私募產品、場外衍生品等各種金融產品開展做市等交易服務,并推進統一證券賬戶平臺建設,建立與私募市場、互聯網證券等業務相適應的賬戶體系。這意味著私募市場可能成為券商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據說近期已有多家券商在推廣名為“私募工場”或類似名稱的集成業務,向市場上尚未陽光化的私募投資咨詢人士或機構提供多項孵化服務。三是券商的融資渠道有望拓寬,除了IPO融資、上新三板、發行公司債之外,證監會也明確表示券商可發行優先股進行融資,這是之前未提及的。此外,證監會還支持證券經營機構“走出去”,在港、澳、臺和其他境外市場通過新設、并購重組等方式設置子公司。
證監會除鼓勵券商建設現代投行之外,還支持券商對業務產品進行創新以及推進券商的監管轉型。
在業務創新方面,意見稿指出,符合條件的券商可以開發跨境跨市場、覆蓋不同資產類別、采取多元化投資策略和差異化收費結構與收費水平的產品,比如可以研究建立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的制度體系及相應的產品運作模式和方案,也可以拓寬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范圍,并允許投資于未通過證券交易所轉讓的股權、債權及其他財產權利。
而在監管轉型方面,主要還是注冊制改革中提及的“從重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行業的準入條件也要開始放寬了。證監會明確表示支持民營資本、專業人員等各類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出資設立證券經營機構;支持國有證券經營機構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社會保險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委托專業機構投資運營或設立專業證券經營機構。也就是說,現在幾乎各種性質的資本都可以投資設立證券公司。而且,證券經營機構還可以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控股、參股,綜合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