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消息,史玉柱團隊又出新花樣。巨人網絡今日確認,該公司已斥資千萬元設立“巨人創新進步基金”,鼓勵員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謀求進步。該基金除了獎金不設上限、重獎有杰出成就的重大創新業務,還特別看重團隊細微、打破常規的進步,甚至一些未能付諸實現的優秀創意也能獲得獎金激勵。
“小進步就小獎,大創新有大獎。降低獲獎門檻,又不設大獎上限。希望在公司中培養一種每人每天都思考如何創新與進步的氛圍。”巨人網絡副總裁紀學鋒這樣談及設立巨人創新進步基金的初衷。
據了解,紀學鋒在去年10月一次內部會議中首次提出設立“創新進步基金”的想法。在那之前,他曾就如何加強、提高團隊的創新進步意識,思考了一整年。紀學鋒表示,對科技型公司而言,如何能持續進行創新、不斷保持進步是一件非常最重要的事情。巨人希望通過設立此基金,以制度化的方式推動公司內部創新、保持進步,發現日常被忽略的業務地帶,挖掘團隊潛能,提高公司產出。
根據規則,不同程度的創新與進步對應不同等級的獎金,其中大獎超過50萬元且上不封頂,如一些行業領先、涉及公司戰略層面的創新就屬大獎范疇。而即便只是出了個好點子,經申報納入公司創意庫后也能獲獎。該基金目前處于試運營階段,已在1月份評出了首批獲獎項目,有創新能力出色的部門斬獲了超過50萬元的獎金。
紀學鋒表示,巨人創新進步基金的獎勵范圍包括創新獎與進步獎兩種類型。強調創新與進步兩種獎項,是為降低此基金的激勵門檻,讓它能貼近普通一線員工。我們經常會遇到靈光一閃的情況,如果當時實現不了,很多創意會就此流失。巨人創新進步基金為此特別設立“創意庫”,在當時條件下實現不了的創意可申報入庫,未來該創意如在其他團隊推動下付諸實現,最初創意申報者同樣可獲得獎勵。
公開資料顯示,創新進步是科技界尤其互聯網公司花大力氣投入的一個方向,互聯網領軍企業Google就有著在業內傳為美談的“創新”文化,該公司每天為員工留出20%個人創新時間,用來發展本職工作以外的興趣創新。Google員工在“20%時間”里進行了大量的創造性開發,這些“20%項目”很多已成為該公司對外發布的知名產品與應用,其中包括Gmail、谷歌新聞服務、GoogleTalk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