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信托業的未來并不迷惘

信托業的未來并不迷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26 10:18  瀏覽次數:22
  站在10萬億資產規模之上,信托業的壓力撲面而來。
  在規模增速上,自2013年起,信托業規模增速明顯放緩。根據信托業協會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信托業資產總規模創歷史新高,達10.91萬億元,同比增長46%。但增速較上年的55.27%放緩近一成,結束了自2009年以來連續4年超過50%的同比增長率。
  競爭對手在增加,券商、基金子公司、保險等機構開始搶占信托傳統業務。由于競爭對手的加入,去年信托報酬率降幅超過20%,這也使信托業利潤增長遠遜于規模增長。
  信托對融資類業務的依賴仍然存在。截至2013年三季度,融資類、投資類、事務管理類信托余額分別為48782億元、33102億元、19431億元,分別占信托資產總規模的48.15%、32.67%、19.18%。隨之而來的信托兌付風險更像一把利劍,高懸在各個信托公司頭頂。
  中信證券研究部統計顯示,預計今年將有7966只集合信托產品到期,規模合計9071億元,信托需兌付的本息將近1萬億元。
  兌付風險已在部分信托公司顯現,例如2014年中誠信托30億元礦產信托最后得以解決,但公司若要為該信托計劃墊付自有資金,勢必影響2014年盈利;而陜國投由于用自有資金對河南裕豐貸款項目進行剛性兌付,減值損失高達1.24億元,導致其去年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下降近五成。
  列舉了上述信托業發展的挑戰后,我們再看看有哪些對應的機會和空間。
  首先,在規模上,從長期來看,信托業10萬億的資產規??赡苓h不是頂部。在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體系里,信托與銀行、證券、保險并稱為現代金融業的四大支柱。信托業的發展空間,最終還是取決于理財市場的需求。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處于全球第二,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7萬億元;我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元人民幣的高凈值人士,到2015年末將達到約200萬人,總資產約70萬億元,成為亞洲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在岸財富管理市場。這一切都說明,社會對于信托產品的巨大需求還遠未被滿足。
  其次,從前年開始,“泛資產管理”的概念被頻頻提及,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都出臺了很多針對資產管理市場的新政,鼓勵券商、基金子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進入資管市場。盡管業務被分流成為必然,但信托一家獨大的情景依然會維持。從歷史發展來看,我國信托業歷經幾十年治理整合,現有60多家公司在風險控制、市場開拓、客戶開發等方面的積累和能力是其他金融機構短期內很難追趕的。舉例來說,基金子公司雖然在市場上很活躍,但其數千萬或1億元的資本金實力決定了其并不具備多少風險承受能力,大多只能做些通道類業務,更缺乏在項目風險研判和項目后期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儲備。
  第三,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融資類業務的利潤空間將逐步收窄,但這并不是壞事。從國外經驗看,信托起源于遺產傳承等事務管理類業務,未來投資類、事務管理類等更能體現信托制度優勢的理財類信托發展空間同樣值得期待。
  最后,信托的剛性兌付是一把雙刃劍,過去信托業的快速發展有部分原因是因此而來,但同樣,剛性兌付也限制了信托行業的信用意識、品牌建設和差異化發展。筆者認為,剛性兌付只是一個歷史現象,不可能長期維系,如果有序、局部地打破剛性兌付,對于信托業的發展利大于弊。實際上,由于信托項目抵押率普遍在50%以下,且以土地和房產為主,加之大部分項目回避了三線地區,并不存在整體的系統性風險。
  因此,信托業的未來并不迷惘。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