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沖擊,已經讓過去享受著高額利潤的白酒業開始重視與互聯網的結合。
“消費習慣,不要說‘80后’、‘90后’,‘70后’甚至身邊有一些‘60后’已經從線下的銷售開始轉到線上,消費趨勢決定企業行為。”宋河酒業總裁王祎楊認為。
“白酒行業從最早的‘省優’、‘部優’、‘國優’到現在的白酒廣告動不動就是‘百年’、‘典藏’、‘盛世’等詞匯,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越來越不喜歡這種品牌唯我獨尊的詞。”商業趨勢觀察家肖明超提醒,很多白酒企業認為,現在“80后”、“90后”還年輕,年紀大了就一定會喝白酒,“80后”、“90后”被葡萄酒、洋酒文化熏陶和影響后,可能就不回來了,這點尤其值得白酒企業重視,傳統的白酒是一個“儀式感”的產品,喝白酒的場景主要是商務交往,產品場景還太單一,這讓年輕人一提到喝白酒就頭疼,因此,白酒企業要從需求中尋找產品創新的空間,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產品的重構。
小米的高速成長也頗受白酒業關注。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黎萬強在3月1日舉行的中國酒業論壇上表示,互聯網要抓住三個特點,一是海量,二是單品,三是微利,小米如果要做酒就做三個“一”:只做一款酒,每瓶只賺一塊錢、賣一億瓶。“當時的手機都在三四千元時,我敢于一刀砍下直接賣1999元,那時前100萬臺是虧本的。”黎萬強甚至認為,企業轉型互聯網的時候,首先要把自己的公司變成一個徹底的互聯網公司。
較早發力自身酒類電商平臺搭建的茅臺集團副總經理、習酒董事長張德芹則認為,在整合運營過程中,互聯網服務至上的理念是需要白酒行業去思考的,白酒行業要用好新的東西,但不要那么功利,那么浮躁。
“小米的核心競爭力是高性價比,超低的價格”,對于黎萬強的觀點,國內最大的酒類電商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認為,白酒行業不缺小米這樣的產品,而是缺少只賺一塊錢的思維,“其實很多酒廠都有用來送禮的產品,但是往往定價幾千、幾十萬元,其實這個產品就是酒廠完美的產品,實際上,如果這款產品的價格去掉一個零,就立馬能成為爆款的產品。”
部分白酒行業企業已經開始重視互聯網對白酒行業的改變。
記者從洋河股份(002304.SZ)內部了解到,洋河股份董事長張雨柏近期在公司內部提出,要積極擁抱互聯網思維。他表示,“一場互聯網革命已勢不可擋地發生在我們身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改變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張雨柏提到,面對這樣的沖擊,白酒行業不能麻木,更不能無動于衷,作為傳統行業,白酒在互聯網應用上一直相對匱乏,然而在當下,互聯網思維的建立已經刻不容緩,這種互聯網思維,一是互聯網打破信息不對稱,這對白酒營銷產生了根本性變革,用戶既是消費者,也是媒體,這就讓“口碑”顯得至關重要;其二,想要做好口碑,就必須讓“營銷4P”充分極致化、現實具體化,打造高性價比;其三,互聯網時代,用戶和客戶已經不是一回事,“免費和體驗”將成為最主要、最核心、最必要的營銷手段。
張雨柏表示,基于這種認識,洋河已經在電子商務、“洋河1號”APP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推進互聯網應用轉型,未來我們將從傳統企業走向互聯網企業,將互聯網當作一種渠道,更是一種思維。
而在重視互聯網的思路下,宋河董事長朱文臣甚至放言將來要降低對經銷商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