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五大行壟斷漸打破

五大行壟斷漸打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6 09:25  瀏覽次數:60
  股份制商業有望逐漸進入國內期貨存管領域,曾經五大行壟斷期貨保證金存管的格局有望逐漸被打破。
  10月15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與在大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均表示,未來合作中,雙方將進一步推動保證金存管、倉單融資、資產管理、客戶培育、風險管理等業務的深入開展,積極探索資源要素平臺與銀行服務機構的多元合作。
  目前我國期貨保證金存量規模超過2000億元,但卻只能存管在工、農、中、建、交五大銀行,而在銀期合作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這一模式有望逐漸被打破。、等國內多家商業銀行數年前就設立了專業部門籌備期貨相關業務,尤其是期貨保證金存管業務,但歷時數年并無較大進展。
  期貨保證金存管業務是指銀行在獲得存管業務資格后,為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及其他期貨市場參與者開立銀行結算賬戶,辦理期貨保證金劃轉的一項金融服務。
  隨著國內期貨市場成交額和成交量的不斷增加,保證金規模也在不斷增大。今年1~9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5.9億手,累計成交額為20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47%和72.62%。
  此前,在2012年10月,國務院取消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從事期貨保證金存管資格認定的行政審批項目,此后各交易所開始結合自身情況著手制定指定存管銀行管理辦法。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都已經公布了新的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管理辦法。
  四大期貨交易所規定的新的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管理辦法基本類似,基本條件均為:申請從事交易所期貨保證金存管業務資格的銀行應為我國境內設立的全國性商業銀行法人,注冊資本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在15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凈資產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分支機構在600個以上。
  除了工、農、中、建、交五大商業銀行外,還有數家全國性的商業銀行符合上述準入條件,其中包括、、民生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和等。
  大商所一位負責人表示,銀行有著客戶資源、網點、營銷渠道、資金匯劃等方面的優勢,期貨交易所與期貨公司有期貨市場交易、風險管理、投資等專業優勢,銀期緊密合作是進行產品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的有效途徑。
  不過,目前銀期合作的主要方式仍為傳統的保證金存管以及銀期轉賬業務,深度合作模式依然較少,合作模式相對單一。“而商業銀行從傳統的期貨保證金存管服務向提供集市場培育、結算、理財、融資等為一體的性金融服務正是未來銀期合作發展的方向。”一位期貨業研究人士告訴記者。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