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旦推出有力的財稅支持政策,不但能有效解決目前寬帶中國建設中存在的巨大投資缺口問題,還會帶動大約6000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寬帶中國戰略方案起草組核心專家處獨家獲悉,《寬帶中國戰略方案》(草案)(以下簡稱《方案》)已制定完成。目前專家組和相關部委正在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部分已經完成,而外界最為關心的后續財稅支持方案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中,據悉,如果進展順利,這一財稅支持方案,將在《方案》正式出臺后公布。
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證實了上述專家的說法。他介紹《方案》草案已在工信部和發改委之間達成共識,目前已送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等九部委征求意見,隨后還將上報國務院。他還介紹說,《方案》是一個框架性的文件,會給出寬帶中國戰略的具體實施目標,以及推進時間表。但目前的《方案》草案中沒有提及建設經費來源、補貼方式等具體細節。
上述專家介紹《方案》將是一個指導性文件,為未來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勾勒出藍圖,而外界,特別是承擔寬帶中國戰略建設的三大運營商所關心的投資來源、補貼方式等細節,將會以配套政策的形式陸續制定并出臺。這些方案將針對具體的問題研究制定,例如“寬帶速度”、“建設標準”“農村地區推進進程”等,在經過相關部委審批后,將擇機推出。
鄔賀銓也向記者表示,寬帶中國戰略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除了建設和升級改造全國性的寬帶網絡外,還涉及產業建設、信息安全等其他諸多領域。因此,除了《方案》,后續的配套政策也在加緊研究制定中。
日前,工信部已經發布(尚未向社會公開)了《“寬帶中國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專項行動的主要目標、重點工作和進度安排。其中,專項行動具體包括“城市寬帶提速計劃”、“農村寬帶普及計劃”、“農村校通寬帶計劃”、“應用創新推廣計劃”、“寬帶體驗提升計劃”、“寬帶產品研發計劃”等6項行動計劃;除此之外,還將進一步落實光纖到戶兩項國家標準,以及建立全國寬帶網速監測分析機制和開展寬帶城市評定等工作。據上述專家介紹,此次工信部發布的《“寬帶中國2013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就是寬帶中國配套政策的一部分。
記者了解到,與寬帶中國建設息息相關的財稅支持方案也正在制定中。據上述專家介紹,目前專家組已經提出了三套可行方案:第一種是直接從中央財政劃撥專項資金,給予負責建設的電信運營商一定的補貼;第二種是從電信運營商上繳國資委的央企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返還給運營商,用于補貼從事農村和邊遠地區寬帶普及的成本;第三種則是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由中央財政和相關利益方共同出資,分階段和地區給予運營商補貼。據悉,目前多數專家和業內人士都支持第三種方案,并認為制定和實施期間阻力較小,容易在各利益方中達成一致。
鄔賀銓認為,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是推動寬帶中國戰略建設最為有效的辦法。他介紹說,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在歐美發達國家十分普遍,主要由政府、運營商和利益相關方投入資金,用于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寬帶網絡建設。他還認為,根據我國國情,寬帶普遍服務基金給予運營商的補貼比例不應低于其建設成本的1/3.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旦推出有力的財稅支持政策,不但能有效解決目前寬帶中國建設中存在的巨大投資缺口問題,還會帶動大約6000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
中國電信一位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說,如果要完成“到2015年實現寬帶接入用戶2.5億戶,接入速度城市家庭平均達到20M以上、農村平均達到4M以上”的既定目標,單個運營商建設全國性寬帶網絡的總成本將高達2000億元至2800億元,三大運營商總計建設成本將超過6000億元。但如果有強有力的財稅支持方案,所需的建設投資將順利到位,并有望帶動產業上下游更多投資機會。
而上述專家則表示,要完成寬帶中國戰略,特別是保障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具備良好的網絡接入環境,全國性網絡建設和升級改造成本可能高達萬億元,這對整個產業而言都是巨大的機會。如果有相應的財稅支持政策,將使國內寬帶及相關產業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摧生科技股浪潮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月26日召開了“寬帶中國2013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提出了新增FTTH覆蓋家庭超過3500萬戶、固定寬帶互聯網接入用戶新增2510萬等“寬帶中國2013專項行動”目標。對于本次會議,業內人士認為,“寬帶中國”工程的加快將推動相關企業的業績增長。
光纖產業迎來投資新機
從工信部等權威部門預測數據看,“十二五”期間光纖寬帶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與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整體投資規模將有望超過1萬億元。而券商行業研究員估算,電信行業“十二五”期間投資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其中約50%與光纖寬帶建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有關。
在去年年底,工信部曾頒布了《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范》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筑內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兩項國家標準,規定從2013年4月1日起新建小區必須光纖入戶,同時具備接入多家運營商的能力。這一新規一旦正式實施催化相關電信運營商投資熱情,加大相關設備的采購和基礎工程的建設。從目前國內三大運營商陸續展開光傳輸設備的招標情況看,2013年中國移動OTN(光傳送網)集采規模達10億,PTN(分組傳送網)四期集采規模50億,同比增長50%左右;IPRAN(新一代移動承載網)第二次集采規模22億,同比增長57%;中國電信也將于今年開始大規模部署IPRAN網絡。
在上,主營產品為光纖光纜的目前有、、等11家公司。其中,在2013年1月中國聯通22億元規模的IPRAN設備集采中,烽火通信獲得了10%的市場份額,而在此前中國電信OTN設備集采招標中,烽火通信在31個集采項目中中標了12個。近日,在中國電信公布的2012年IPTV終端集采項目中,公司又獲得了超過百萬臺訂單。在國內從事光纖相關設備如濾波器、收發器、傳輸等設備企業中,有、、等16家公司,其中長江通信因將部分股權以股權出資方式注入烽火科技,可能會因產業整合的契機帶來主營業務的改善。
3G方興未艾 4G投資潮現
本次專項行動會議上,苗圩部長還提出2013年新增3G基站18萬個、新增WLAN接入點130萬個的提法,這勢必會給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帶來新一輪搶灘風潮,這不僅有利于3G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推動4G產業迅速崛起。最新信息顯示,中國移動將在2013年新建20萬個TD-LTE基站,建網城市超過100個;而中國電信也傳出LTE分階段建設的消息,預計今年會先在大城市中布局。
根據以往3G建設經驗,4G投資勢必在全球范圍內又一次掀起建設浪潮,據權威機構預測,4G網絡正式商用后,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就目前進展看,中國移動主導的TD-LTE仍處于初期建設階段,這表明在后續建設中,相關設備制造商包括無線、光通信、網絡優化以及SP增值服務設備商將會4G建設進程而相繼受益。從以往運營商資本支出看,無線設備商占比55%~60%,光通信傳輸設備廠商占比16%左右。
從運營商投入看,無線基站的建設很大一部分需要購買無線發射設備,4G建設加速有利于、等無線發射配套設備提供商。其中,武漢凡谷生產的射頻系統器件是移動基站的核心部件,在以往3G基站建設中約占基站價值的5%,本次4G項目的加速,預計公司也有望從中獲益。宜通世紀的主要業務集中在廣東移動,隨著廣東移動2月28日在廣深啟動TD-LTE試商用,并計劃全年新建4萬~5萬個TD-LTE基站后,預計基站建設的加快會給公司無線工程收入帶來翻倍增長。
同樣,在網絡優化以及SP增值服務廠商中,隨著4G的加快布局,也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商機,從公司收入構成來看,“無線網絡優化覆蓋設備及解決方案”仍是公司的營收支柱,從公司發布的2012年中報看,該領域業務占其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的83.46%;日海目前無線業務收入占主營收入的20%左右,其中有60%以上是來自中國移動,隨著公司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基站天線、鐵塔、基站饋線等新產品后,預計隨著4G網絡建設的加速,明年無線業務收入占主營收入比將會得到進一步增長。(紅周刊)
2012年“寬帶中國”戰略回顧與展望
2012年作為“寬帶中國”戰略探索發展的第一個年頭,引起中央及地方的高度關注。雖然由國務院、工信部以及科技部相繼出臺《關于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見》、《“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家寬帶網絡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等重磅措施助推“寬帶中國”發展。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積極響應,江蘇、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將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提上日程,對寬帶、無線城市群等重點工程全面推進……
“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必將全面提升我國信息產業的整體運行水平,但是由于涉及利益主體廣泛,各部委之間的意見不統一,計劃2012年9月由11各部委聯合研究起草的“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卻遲遲未對外公布。同時,伴隨著2012年年底十八大的召開,也將為未出臺的寬帶中國戰略賦予新的歷史新意。
“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呼之未出
“寬帶中國戰略”的一拖再拖,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體制不完善。目前,“寬帶中國戰略”遲遲難以出臺的最大難題就在于體制上的問題,雖然由國務院牽頭組織了工作組,但各部委之間存在著利益博弈,導致“頭緒太多”,各部委就如何扶持寬帶發展、出臺何種政策卻有分歧。其中對于國家是否給予財政直接投資分歧很大是導致該方案一再延期的主要原因。
二是法律上存在缺失。目前的中國電信市場缺少信息通信的法律體系,電信法起始終未出臺,部門起草這么多年都沒有效果,也是因為部門之間相互協調難度大。導致國家在制定信息化戰略時,沒有客觀的法律依據,大大降低了相關工作的推進。
三是實施難度大。由于運營企業自身的發展策略以及市場經濟的不平衡、以及普遍服務等問題,導致我國整體寬帶普及率偏低,東西部、城鄉之間信息化發展的失衡。另外,對寬帶市場的反壟斷調查、業務受理慢、寬帶價格依舊高、假寬帶、物業門檻、寬帶需求多樣化難以滿足等種種問題函待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都最終指向寬帶國家整體戰略。由于擔負著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國寬帶市場種種問題的重任,必然使得“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難度加大,從而延緩了出臺的時間。
根據工信部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正在加速制定,隨著各部委推進思路的逐步統一,有望在2013年出臺。伴隨著實施方案的落地,“寬帶中國”戰略必將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
引燃信息消費,十八大賦予“寬帶中國”戰略歷史使命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
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市場需求結構深刻調整,國內、消費逐步降溫,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增多,迫切需要把經濟發展轉到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目前信息消費成爆炸式增長態勢,其對內需的強力拉動作用已經顯現。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也表示,“信息消費已成為擴大內需的新引擎,而且潛力巨大”。信息消費具有結構層次高、綠色無污染、帶動作用強的特點,是近年來各國重點培育的新興消費熱點,也是我國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寬帶中國”相關產業作為信息通信產業中成長最快、發展空間最大的產業之一,具有產業鏈長、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特點,是未來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同時,寬帶網絡的發展將拉動電信運營、光通信、網絡設備、計算機和信息等相關的運營制造產業,全面推動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及三網融合等ICT產業新興業態的開展,形成很強的產業鏈延伸與帶動效應,全面引燃信息消費,成為我國經濟轉型中內需驅動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必將為以“建光網、提網速、促普及、擴應用、降資費、惠民生”為主題的“寬帶中國”戰略賦予歷史新意,同時對加快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未來“寬帶中國”戰略實施發展將從三個層面展開
展望未來,隨著“寬帶中國”的實施落地將全面提升整體網絡水平,現存的網絡質量在服務器帶寬、用戶帶寬以及中間鏈路的順暢度方面等帶寬瓶頸將得到改善,將進一步加快產業的快速發展。
首先,將全面推動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及三網融合等新興業態的開展。隨著全球ICT產業融合化浪潮的不斷深入,各類新興業態逐漸成熟,無論是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或是其他新興信息經濟形態,其規模化發展均必須建立在高速、泛在的寬帶信息網絡基礎之上。
其次,全面推進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等信息通信網絡的升級換代。通過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將全面推進城鎮光纖到戶和行政村寬帶普遍服務,提高接入帶寬、網絡速率和寬帶普及率,推動IPV6的普及應用;加強3G網絡縱深覆蓋,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技術TD-SCDMA及其后續演進技術TD-LTE產業鏈發展,科學統籌3G及其長期演進技術協調發展;加快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建設,推進廣播電視網絡數字化、雙向化和互聯互通改造等。
再次,全面帶動下一代信息通信網絡產業、高端軟件和新興信息服務產業等國家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寬帶中國”從國家寬帶戰略層面強化了寬帶網絡的發展,在行業層面,為“寬帶中國”相關的光通信、移動通信、廣播電視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驅動力;在產業延展層面,“寬帶中國”將全面促進與之配套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網絡、高端軟件和新興信息服務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催生更多的融合型業務,將成為我國ICT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賽迪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