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正在加速收縮保理業務。南都記者近日從銀行業內獲悉,一度被各家銀行搶食的保理業務,由于風險逐步暴露而開始下滑。
而就在銀行收縮的同時,上線保理業務卻成為不少P 2P平臺規避風險的一種業務選擇,目前上線保理業務的P 2P已超10家。不過,對于這種看似多重保障的P 2P新業務,多位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觸網后的應收賬款存在重復抵押風險無法忽略。

不良抬高,保理業務收縮
“同比萎縮了六成左右。”近日,南都記者從一家國有某銀行系保險公司保理業務人士處獲悉,出于對貿易融資業務整體風險上升的考慮,銀行對于保理業務的信貸額度在過去一段時間明顯萎縮,部分銀行已逐步退出保理行業,其所在的國有銀行系保險公司去年受理的保理業務下滑六成左右。
“不同于此前兩年,銀行出于監管的要求被迫收縮,本輪的收縮,是銀行主動調整的行為。”某股份制銀行廣東省分行信貸部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保理業務的收縮,伴隨著貿易融資業務的收縮。
真正讓銀行開始收縮保理業務的卻來自于風險的暴露。上述股份制銀行廣東省分行信貸部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在經濟周期較好時,保理業務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不良。但實際上,銀行內部對保理業務的風險把控,或者說對產品的理解存在滯后期,隨著經濟周期下行,應收賬款收不回會成為銀行壞賬,風險逐步釋放。廣州一位民間借貸人士對南都記者表示,在銀行保理業務的發展中,風險還來自于銀行內部人士與商業保理公司合作,通過制造貿易訂單、和核心企業之間的數據和應收賬款,套取銀行融資。
P2P集中上線保理業務
而銀行的收縮對于處于擴容的保理業務而言,無疑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廣州本土P2P平臺禮德財富CEO洪凱彬告訴南都記者,傳統上,商業保理公司提供的保理資金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銀行信貸資金,這占據了保理業務的主流。此外,部分商業保理公司與私募基金合作,發行針對高凈值客戶的計劃,最終投向保理業務。不過,他提到,第二種資金來源,成本較高。“給到投資人的收益率為9.5%-13%,那么綜合融資成本就要達到14%-15%。”。
南都記者留意到,在銀行收縮保理業務的情況下,部分商業保理公司開始成為P2P行業的座上賓。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十幾家P2P平臺陸續上線了保理業務,甚至有部分平臺專做保理業務。而本月上線的廣東第三家國有P2P平臺民貸天下,上線初期的業務也主要以保理業務為主。
南都記者觀察到,P2P保理業務的融資成本介于銀行與私募基金之間,大約為12%。目前針對保理與P2P的合作,主要有兩種合作模式,一種為企業將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公司,保理公司負責為企業融資,形成保理資產后收益權再通過P2P平臺向投資者募集資金,到期后由保理公司再負責回購。另外一種則為保理公司為平臺推薦客戶,融資企業通過網絡直接為企業融資,在這種模式中,保理公司只是起到反擔保的作用。
應收賬款重復抵押的風險
為了增加風險的可控程度,南都記者留意到,上述兩種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引入采購商、供應商、保理公司擔保,為項目提供最終兜底。此外,部分平臺還引入保險公司。如近期上線保理業務的廣州本土平臺PPm oney在相關業務中就引入中銀保險。中銀保險廣東分公司營業一部總經理助理喬云東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企業向中銀保險購買了商業信用險,中銀保險對應收賬款保理進行承保。在保單有效期內,當投保企業按照合同約定交付買方貨物,且被接受的情況下,如果遇到下游買家拖欠、破產、喪失償付能力等原因發生應收賬款損失時,中銀保險將承擔賠償責任。PPm oney平臺聯合創始人胡新稱,他們亦希望通過類似的創新進行去擔保方式。
不過,引入保險是否就完全轉移風險?禮德財富曾上線過一期保理業務,但是隨后暫停了該業務。“P2P嫁接保理業務需要有一個閉環,將風險控制在閉環中,而不傳導給投資者。”洪凱彬表示,保險一般可以承保90%,可以令保理業務形成閉環。但他發現,目前大多數保險公司為此類業務提供的為信用保證保險,信用保證保險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會出現賠付,并不能完全覆蓋違約風險。同時,60-90天的理賠期對于P2P平臺而言還是相對較長。洪凱彬認為,相較于信用保證保險,履約險的保障更強,但保險公司是否愿意,仍在洽談中。
引入多方對項目進行保障,轉移風險的代價是產品收益率的降低。洪凱彬提及,目前信用保證保險保險公司的保費大約是1%-3%,而若引入履約險,則保費要至少提高2個點。
事實上,除了來自經營的風險外,當保理業務從銀行到P2P,一個無法忽視的風險是,不同于銀行可以通過央行的征信系統進行查詢,P2P的相關業務并沒有要求進行登記,存在應收賬款在不同平臺重復抵押融資的情況。因此,盡管大多數平臺目前對同一家保理公司授信設定上限,但一旦重復融資,各家平臺的上限形同虛設。南都記者留意到,目前部分平臺會通過人行的應收賬款質押公示登記系統辦理轉讓登記。“我們了解到,目前做類似登記的平臺并不多。”廣州本土一家P2P平臺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這也是保理業務中風控另一個必須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