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公布10月份金融統計數據,新增人民幣貸款5061億元,創下年內新低。人民幣存款減少402億元,同比多減1227億元。面對國內經濟趨穩帶來的強勁社會融資需求,各家銀行紛紛選擇了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吸收社會資金,大小銀行無一例外。



新增存款負增長




新增存款負增長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13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和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整個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856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4342億元。10月末,M2(廣義貨幣)余額107.02萬億元,同比增長14.3%,仍處在高位。人民幣貸款增加5061億元,同比多增7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04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1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35億元;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01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14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40億元,票據融資減少706億元。
事實上,在M2與貸款規模擴大的背后,是社會融資規模連續三個月的最低值以及新增貸款規模的年內最低水平。此外,人民幣存款的悄然流失也值得關注,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027億元,同比多減1227億元;同時,在財政性存款大增6284億元的情況下,住戶存款大幅流失8967億元。
分析認為,住戶存款之所以嚴重流失,是因為受到利率市場化和理財產品收益率提高的影響。“證券、保險(放心保)、信托等非存款類產品的增加,對銀行存款造成了一定分流,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加速發展各種理財工具風生水起,也吸收了一部分的銀行存款。”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奚君羊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公布的CPI、工業增加值等宏觀數據均顯示經濟增長勢頭較好,這意味著社會潛在融資需求強勁。在經濟增長企穩、結構調整壓力巨大的背景下,社會融資、貸款等數據仍然創下低位,顯示出監管部門對于貨幣信貸的偏緊調控方針。
理財產品另類吸金
本周二,繼上周四14天逆回購暫停之后,央行繼續以4.10%的利率水平開展90億7天期逆回購,延續鎖長放短思路,維穩資金面。在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緩解的條件下,銀行為吸收資金,緩解資金緊平衡局面,紛紛推出高收益理財產品,不僅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身在榜中,連國有大行也不幸免。
在中國銀行(601988)位于成都市區某網點內,記者發現,其在售理財產品收益率全線超過5%,部分更是高達6%。其中“中銀穩富”系列人民幣理財計劃,根據管理期限70日、93日、105日、112日的不同,預期收益率分別高達5.2%、5.25%、5.3%和5.4%。一款“中銀集富”理財計劃,364天期收益率可達5.4%,729天期和730天期兩款都分別高達6%。
在中國銀行(601988)位于成都市區某網點內,記者發現,其在售理財產品收益率全線超過5%,部分更是高達6%。其中“中銀穩富”系列人民幣理財計劃,根據管理期限70日、93日、105日、112日的不同,預期收益率分別高達5.2%、5.25%、5.3%和5.4%。一款“中銀集富”理財計劃,364天期收益率可達5.4%,729天期和730天期兩款都分別高達6%。
?
甚至一向收益穩健的工行,其工銀財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也都達到5%的水平。期限為72天的產品收益率為5%,130天期收益率則是5.1%。建行也不例外,乾元-共享系列產品180天期的預期收益率超過5%,一向并不以理財產品收益率見長的農業銀行(601288),其產品收益也接近5%。
綜合各家銀行在售理財產品信息來看,除了城商行和中小股份制銀行等傳統高收益主力軍外,國有大行也不甘落后,各有產品上榜。
根據銀率網10月數據,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突破5%。分期限類型來看,除小于1個月以內期限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略低于月末流動性緊張期間的收益水平外,其他各期限類型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均創全年新高。
其中,投資期限小于1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9%,較上月下降2.26個基點;投資期限為1~3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升5.51個基點至4.91%;3~6個月期限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4%,上漲3.55個基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