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那些算不清的育兒賬 各種省錢攻略育兒有方

那些算不清的育兒賬 各種省錢攻略育兒有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17 18:35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42

    如今在天津把一個孩子養到6歲,到底需要多少錢?最近公布的《中國家庭育兒方式研究報告(0―6歲)》顯示,在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把一個孩子從出生養大到6歲,平均需花費11.8萬元,月均花費1638元。對此,相當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個數字還比較保守。那么,這么一大筆錢到底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又有沒有省錢攻略可以參考呢?

    A家庭甜蜜的負擔

    0至1歲賬單:奶粉和尿不濕最燒錢

    育兒理念:花最少的錢買最好的品牌

    家庭總收入:1萬元

    月均育兒花費:2500元

    要個龍寶寶,是30歲的陳女士和丈夫的心愿。去年8月,兒子出生,陳女士和丈夫直到現在都還美滋滋的。

    如今寶寶8個月了,陳女士和丈夫精心制作了“購物清單”,小到襪子、玩具,大到嬰兒車、嬰兒床,列了32項。“現在的孩子,都是用好的,不過我們也舍得,啥好就買啥。 ”陳女士說,市場上嬰兒用品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好和不好的最好衡量標準就是看品牌,“其實說白了,就是哪個牌子貴,就買哪種。”300多元一套的嬰兒服、900多元一輛的嬰兒推車、奶瓶和洗護用品全是進口的……前后買下來,花銷7000多元。

    而相對這些零散的花銷,奶粉和尿不濕才是寶寶現在每月最大的開銷,“尿不濕我們用的是139元/袋的,從最早的NB號每袋90片到L號的每袋54片,平均每天用7至8片,每月用3袋半。還有奶粉問題也絕不能馬虎,我們選的是荷蘭進口的,每罐900克240元左右,1個月平均吃3罐。”因此,光這兩項費用就有9000多元。此外,陳女士還請了1個月的月嫂,月嫂工資支付了4000元。給孩子照百歲照花了2000元。

    輔食方面,陳女士一直給孩子吃的是自家做的米糊,綠色環保,“買上好的大米磨成粉,再加點去了油的海蠣干、排骨湯、魚湯,十分美味。磨兩桶,夠他吃兩個月的,幾個月下來,大概才花了120元左右。倒不是為了省錢,咱自己磨的米糊粉,成本低,沒有任何添加劑,吃起來更放心。”

    就這樣,陳女士育兒花費總計20000元,月均2500元, “我和丈夫月收入1萬元,花費并不是最高端的。有同事從懷孕到孩子出生1個月,消費高達14萬元,僅一項消費到月子護理中心住一個月就花了近4萬元。”陳女士感慨地說。

    點評:當他在每天清晨沖媽媽露出陽光般的笑容,當他能隨著音樂不自覺地搖晃,當他已能自由地在地上爬行、站起……不管我們有多少的付出,所換來的收獲,都是只有更多更多。

    省錢攻略:到網上商城買嬰兒用品

    盡管陳女士買嬰兒用品本著什么牌子好就給孩子買什么牌子的理念,但她也不是胡亂花錢。“大部分嬰兒用品我都是在網上商城購買的。一來,比實體連鎖店價格便宜;二來,比小的淘寶店和海外代購店更有信譽;而且多數支持貨到付款,當天送貨上門。“以我們用的尿不濕為例,實體店會賣到150多元/袋,而網上商城促銷僅139元/袋。積少成多,能省下不少錢呢。”

    B家庭虛榮的負擔

    1歲至2歲賬單:早教花費是無底洞

    育兒理念: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家庭總收入:8千元

    月均育兒花費:2400元

    董小青的寶寶剛滿2歲,她說這個階段孩子花費較大的是早教、玩具、書籍、手工等。“書店是我們每周必去的地方。可是書店里的書真貴啊,100元只能買三、四本孩子喜歡的童話書。玩具也是如此,1歲之后,一些小型的搖鈴、手鼓玩具已經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了,她更喜歡大型拼裝玩具、摸擬生活類玩具,而這樣的玩具大多要幾百元一套。可孩子通常對玩具也只有‘三分鐘熱度’,之后就把玩具亂丟。因此,每月光這一項消費就得300至400元。”

    作為80后的年輕父母,小青自身就比較講究生活品質,對于孩子,更是希望給她最好的:服裝、奶粉、玩具全部都到商場買品牌的,“現在孩子大了,我經常帶著她和同事的孩子們一起玩,孩子平時吃什么、用什么一目了然,因此,當然不能給孩子買太差的東西。”

    由于董小青自己沒時間帶孩子,父母輩的育兒理念又比較落后。為此,她還給孩子報名上了早教班。“很多同事都把小孩送到了早教中心,我們就這么一個孩子,不能讓她輸在起跑線上。”董小青坦言,“我們現在上的這個早教班,是從美國引進的教育理念,有24節課、48節課、96節課等多種套系,一般一節課45分鐘,每節課的價位區間在148元至218元。”董小青選擇的是24節課套系的課程,按218元/節計算,共5232元,一個星期上三節課的話兩個月就可以上完了,當然也可以一年之內上完。“以前從來沒算過,一算嚇一跳,現在孩子上早教班的學費,比我當年上大學的學費還高。不過,我很多同事的孩子上的都是有外教的早教班,要比我家小孩的費用高很多。”

    董小青就自家小孩一個月的費用算了一筆賬:伙食費500元,奶粉、玩具400元,衣物250元,書和光盤200元,看病、吃藥、保健品200元,上早教班872元,“還好,孩子的外公外婆幫著照顧她,把保姆費省下了。要不每月工資除去還貸款、生活費、育兒費,根本不夠用了。”董小青無奈地笑著說。

    點評:誰都想給寶寶最好的,但所謂的最好,應該是用心付出的最好,精挑細選的最好,而不是花費最多。

    省錢攻略:不要嫌棄“二手貨”

    “如果親戚朋友家保存了孩子的舊衣服,可以主動要來穿,因為孩子長得太快,新衣服沒穿多久就不能穿了。舊衣物洗滌過多次,柔軟舒適不說,還消除了甲醛等污染隱患。而自家閑置的寶寶衣服,你也可以大方地貢獻給其他寶寶穿。玩具也是,女兒很多玩具都是撿她小哥哥小姐姐的,從最早的搖鈴、不倒翁、健身架,到現在的音樂電話、芭比娃娃、滑板、小自行車等。只要質量好,這些東西穿出去、帶出去,別人也不知道是自己用舊的還是別人送的,何樂而不為呢。”董小青提議。

    C家庭無奈的負擔

    2歲至6歲賬單:教育支出是重點

    育兒理念:“女兒要富養”

    家庭總收入:1.5萬元

    月均育兒花費:3000元

    其實李金誠和愛人都是公務員,原以為有了穩定的收入,再加上媽媽家和丈母娘家的補貼,養個女兒應該是綽綽有余的,但是隨著女兒長大,“女兒要富養”的觀念侵蝕著李金誠的頭腦,于是,他將年薪的大半用在了女兒身上。

    “仔細想想,就靠我們兩個人的工資,真要想好好養一個女兒,還真是不夠呢,因為家里實在沒人帶,所以兩歲時女兒昕昕就被送到幼兒園。由于年齡太小,公辦幼兒園不收,普通民辦幼兒園條件太簡陋,我們不敢送,只好選擇離家不遠的一處私立幼兒園。這家幼兒園師資力量雄厚,除了日常課程外,還開設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為此,我們將昕昕前段時間的早教課停了,也節省了不少上興趣班的額外費用。就這樣每月支出將近2300元。” 不過,李金誠夫婦并沒有放松對女兒英語方面的教育。“除了幼兒園的英語課,我們又給昕昕報名參加了教育機構的英語培訓班,原因是里面有專門的外教,教學方法獨特,讓女兒對英語有了興趣,膽子大了,也不怕跟陌生人說話了,我覺得每月200元報這個英語培訓班還是值得的。”

    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光靠課堂、書本也不行,為了讓昕昕開開眼界,李金誠光是帶她到近郊、遠郊、游樂場、外地四處旅游,開支就很大,平均每周末都要出去一次,每月也要花費幾百元。這些還只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其他雜七雜八的消費都還沒算上。若每年按10個月投入計算,一個月花費3000元左右,三年就要花10萬元了。

    這不,昕昕馬上就要上小學了,“要想上重點小學,不論是買學區房還是托關系交擇校費,這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李金誠無奈地說。

    點評:為孩子投資這么多,不管有沒有效果,投進去的是心血,產出的是希望。

    省錢攻略:不必要的培訓能免則免

    李金誠為女兒在教育方面的投資并不少,但他也是有選擇性的。“每年昕昕的幼兒園都會組織游學,讓孩子去不同國家體驗生活,學習英語,一次就3萬多元,家長報名非常踴躍。我們從沒有讓昕昕參加過,一是受財力所限;二是覺得這種活動并不能讓孩子學到什么東西。大多是家長互相攀比的結果。如果真想讓孩子去國外長見識,還不如把這筆錢存下來,將來送她出國留學呢。”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