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收緊,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可能下降。近日銀監會要求銀行對資金池理財產品進行限期整改,將對不能達標的銀行開出罰單,不排除停止此類銀行從事理財產品業務資格。銀行人士分析,這類理財產品被叫停后,今后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數量和預期年化收益率可能因此雙雙下降。
銀監會檢查資金池理財產品
“最近已接到通知,監管機構開始對資金池理財產品進行現場檢查。”一商業銀行人士告訴商報記者,監管部門上周開始對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進行檢查。在4月底前不能達標的銀行,銀監會將開出罰單,不排除停止此類銀行從事理財產品業務資格。不過,每逢季末和年末等銀行攬儲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各家銀行都會普遍采用這樣的資金池理財產品來攬儲。
據了解,所謂的資金池理財產品,是以債券、回購、信托融資計劃、存款等多元化投資的集合性資產包作為統一資金運用,通過滾動發售不同期限的理財產品持續募集資金,以動態管理模式保持理財資金來源和理財資金運用平衡,從中獲取收益的理財產品運作模式。銀行人士介紹,普通理財產品投資渠道相對比較明確,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投資于指定領域,相當于一對一理財產品。不過,這很難滿足所有投資者的需求。如信托產品,按規定認購門檻高達100萬元,如果純以信托方式發售,大客戶認購相對有限,發售期有時會拖到1個月甚至更長,普通客戶想購買但苦于門檻太高。于是,銀行就把信托產品打包成理財產品,化整為零,普通客戶只要5萬元就可以購買。而資金池理財產品的出現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資金池理財產品,就是把客戶資金相應計入一個外界看不到的賬戶里,取名叫“資金池”。雖然資金池理財產品的出現解決了信托等產品發行問題,也讓部分投資者間接參與門檻較高的信托等領域。然而,由于龐大的池子無法做到資產與負債一對一匹配,存在“黑箱”操作可能。
理財品預期收益率或將下降
監管部門的此次檢查會對銀行理財產品業務帶來什么影響?據某銀行個人財富管理中心負責人分析,一旦資金池理財產品被叫停,今后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將會有所下降。同時受規范投資渠道的影響,單只理財產品嚴格投向規定的投資渠道,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也會下調。盡管理財產品設計處于總行層面,分行暫未接到總行相關通知。預計今后理財產品在投資和保障方面的說明將更透明,但預期收益率可能會因此被拉低。
“資金池產品信息不透明,購買理財產品的消費者很多時候都是只看預期收益率,不看購買產品的性質、投向。因此,存在著道德風險。”銀行理財師分析說,對于銀行理財產品,多數投資者主要關注收益率,而忽視了風險。今后,投資者應改變投資觀念,多關注具體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