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市躍進4500點,券商業績迎來大爆發。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124家證券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1143.02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營收的1/2;一季度累計實現凈利509.2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
券商業績的增長與A股市場活躍度密切相關。與A股市場緊密相連的業務,如經紀業務、證券投資以及融資融券業績也得到大幅增長,也成為券商一季度靚麗表現的主要貢獻者。
數據顯示,一季度,券商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506.30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367.52億元,融資融券凈收入254.71億元,三項業務收入均超過去年全年的1/2.
事實上,經紀業務仍是券商收入的主要來源。不過在互聯網+券商與“一人多戶”等政策的沖擊下,券商經紀業務競爭正在加速,傭金率均出現大幅下滑。一季度報顯示,海通證券(600837.SH)、廣發證券(000776.SZ)等傭金率同比下降幅度超過20%。
17券商一季度賺215億元
截至目前,17家上市券商公布了一季報,共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凈利潤215億元。所有券商均實現業績正增長,其中14家營收出現了翻倍增長,15家券商凈利出現翻倍增長。
目前,凈利排在首位的是海通證券,其一季度實現凈利41.02億元,同比增長238.88%;招商證券(600999.SH)實現凈利26.63億元,同比增長274.45%;廣發證券以微弱差距位列其后,實現凈利25.17億元,同比增長204.67%;華泰證券(601688.SH)實現凈利20.15億元,同比增長150.14%。
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為東方證券(600958.SH),凈利19.4億元,同比增長789.82%;其次為光大證券(601788.SH),凈利15.13億元,同比增長557.93%;西部證券(002673.SZ)以553.02%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后。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國金證券(600109.SH)與國元證券(000728.SZ)表現稍微遜色,成為目前17家券商中僅有的兩家營收與凈利同比增長幅度未超過100%的券商。
其中,國元證券營收同比增幅85.35%,凈利潤增幅95.37%。國金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0.94億元,同比增長64.54%;實現凈利潤3.8億元,同比增長78.29%。
事實上,在傭金寶產品的帶動下,國金證券經紀份額已提升至39%,業績同比增長210%。經紀業務收入5.2 億元,同比增長210%。不過傭金率水平同比下降了35%。
方正證券王松柏認為,國金證券一季度業績增速落后行業主要是由于自營業務增速遜于行業所致。其2015年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1.8 億,同比下滑28%“去年同期自營業務基數較高,導致自營業務增速遜于行業。”
傭金率下滑嚴重
在券商靚麗的業績中,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收益、融資融券對業績的貢獻功不可沒,其凈收入均超過去年全年的1/2.
據數據,今年一季度滬深A股成交數量3.08萬億股,同比增加163.25%;成交金額40.13萬億元,同比增加231.38%。
在成交量迭創新高之下,經紀業務成為券商最大盈利來源。如光大證券一季度經紀業務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173%,占營收總額的45.7%;海通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156%;招商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222%。
但在互聯網券商、一人多戶等措施下,券商經紀業務之間競爭加劇,大大降低了傭金率水平。
今年一季度國金證券傭金率為萬分之5.5,比去年全年同期下降35%;光大證券傭金率也同比下降14.3%,較年初下降10%;海通證券傭金率同比下降29.4%,廣發證券傭金率同比也下降28%。
與此同時,兩融業務繼續大力貢獻券商業績,從其市場規模就可窺見一斑。
截至4月28日,兩融余額達到1.82萬億元。而去年一季度每月兩融余額都不超過4000億。
在兩融規模暴增之下,券商規模及利息收入相應得到提升。截至一季度,廣發證券兩融規模974.4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40%,利息凈收入6.3億元,同比增長174%;招商證券兩融業務規模達到882.5 億元,同比增長286%,利息凈收入7.2 億,同比增長109%。
此外,受益于股債兩市走強,券商的自營收入也得到較大增長。如招商證券一季度實現自營業務收入35.4億元,同比增加405.5%,成為業績最大亮點。海通證券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486%。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正加速加杠桿。截至2015年一季末, 華泰證券杠桿倍數達到7.34,相比今年初的 5.49,增加了1.34倍杠桿。海通證券公司自有資金杠桿率從年初的3.98倍上升至的4.2倍。光大證券自有資金杠桿率由年初3.08倍上升至3.85倍。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124家證券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1143.02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營收的1/2;一季度累計實現凈利509.2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
券商業績的增長與A股市場活躍度密切相關。與A股市場緊密相連的業務,如經紀業務、證券投資以及融資融券業績也得到大幅增長,也成為券商一季度靚麗表現的主要貢獻者。

事實上,經紀業務仍是券商收入的主要來源。不過在互聯網+券商與“一人多戶”等政策的沖擊下,券商經紀業務競爭正在加速,傭金率均出現大幅下滑。一季度報顯示,海通證券(600837.SH)、廣發證券(000776.SZ)等傭金率同比下降幅度超過20%。
17券商一季度賺215億元
截至目前,17家上市券商公布了一季報,共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凈利潤215億元。所有券商均實現業績正增長,其中14家營收出現了翻倍增長,15家券商凈利出現翻倍增長。
目前,凈利排在首位的是海通證券,其一季度實現凈利41.02億元,同比增長238.88%;招商證券(600999.SH)實現凈利26.63億元,同比增長274.45%;廣發證券以微弱差距位列其后,實現凈利25.17億元,同比增長204.67%;華泰證券(601688.SH)實現凈利20.15億元,同比增長150.14%。
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為東方證券(600958.SH),凈利19.4億元,同比增長789.82%;其次為光大證券(601788.SH),凈利15.13億元,同比增長557.93%;西部證券(002673.SZ)以553.02%的微弱差距緊隨其后。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國金證券(600109.SH)與國元證券(000728.SZ)表現稍微遜色,成為目前17家券商中僅有的兩家營收與凈利同比增長幅度未超過100%的券商。
其中,國元證券營收同比增幅85.35%,凈利潤增幅95.37%。國金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0.94億元,同比增長64.54%;實現凈利潤3.8億元,同比增長78.29%。
事實上,在傭金寶產品的帶動下,國金證券經紀份額已提升至39%,業績同比增長210%。經紀業務收入5.2 億元,同比增長210%。不過傭金率水平同比下降了35%。
方正證券王松柏認為,國金證券一季度業績增速落后行業主要是由于自營業務增速遜于行業所致。其2015年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1.8 億,同比下滑28%“去年同期自營業務基數較高,導致自營業務增速遜于行業。”
傭金率下滑嚴重
在券商靚麗的業績中,經紀業務、證券投資收益、融資融券對業績的貢獻功不可沒,其凈收入均超過去年全年的1/2.
據數據,今年一季度滬深A股成交數量3.08萬億股,同比增加163.25%;成交金額40.13萬億元,同比增加231.38%。
在成交量迭創新高之下,經紀業務成為券商最大盈利來源。如光大證券一季度經紀業務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173%,占營收總額的45.7%;海通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1.5億元,同比增長156%;招商證券經紀業務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222%。
但在互聯網券商、一人多戶等措施下,券商經紀業務之間競爭加劇,大大降低了傭金率水平。
今年一季度國金證券傭金率為萬分之5.5,比去年全年同期下降35%;光大證券傭金率也同比下降14.3%,較年初下降10%;海通證券傭金率同比下降29.4%,廣發證券傭金率同比也下降28%。
與此同時,兩融業務繼續大力貢獻券商業績,從其市場規模就可窺見一斑。
截至4月28日,兩融余額達到1.82萬億元。而去年一季度每月兩融余額都不超過4000億。
在兩融規模暴增之下,券商規模及利息收入相應得到提升。截至一季度,廣發證券兩融規模974.4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40%,利息凈收入6.3億元,同比增長174%;招商證券兩融業務規模達到882.5 億元,同比增長286%,利息凈收入7.2 億,同比增長109%。
此外,受益于股債兩市走強,券商的自營收入也得到較大增長。如招商證券一季度實現自營業務收入35.4億元,同比增加405.5%,成為業績最大亮點。海通證券一季度自營業務收入40.7億元,同比增長486%。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正加速加杠桿。截至2015年一季末, 華泰證券杠桿倍數達到7.34,相比今年初的 5.49,增加了1.34倍杠桿。海通證券公司自有資金杠桿率從年初的3.98倍上升至的4.2倍。光大證券自有資金杠桿率由年初3.08倍上升至3.8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