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業被指“一拆為二”業內人士稱有利有弊
? ?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有關部門已有計劃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工業)一拆為二,其中航空發動機制造板塊將成立新的獨立公司。這一分拆計劃旨在打破發動機研制這一制約中國大型客機和大型運輸機發展的瓶頸,之后中國航空發動機與整機將分開研制,以打破“一廠一所一型號”的舊式航空工業模式。
? ? ?一位上市公司的匿名人士向記者表示,發動機業務分拆也是一個有利有弊的事情,“動力和飛行器這一塊有很多問題是需要相互協調、互相支持的,剝離成兩個主體之后,相應的協調難度可能就大一些,不如一個集團出面協調好。”
? ? ?據了解,中航工業旗下共有3家負責發動機業務的上市公司,分別是中航動控、航空動力和成發科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分別致電上述3家公司及中航工業新聞辦,詢問中航工業是否有分拆發動機業務的規劃,3家公司均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相關通知,目前無法核實,中航工業新聞辦工作人員則表示暫時沒有得到這一消息。
? ? ?中航旗下3家發動機上市公司
? ? ?中航工業在歷史上也經歷過分拆與整合。1999年,原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分拆為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及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2008年11月這兩個集團又重新整合為中航工業。
? ? ?對于中航工業旗下各板塊的資源整合,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曾表示,“中航工業現有26個板塊,很多板塊下面有兩、三個上市公司,理想的狀態是每個板塊有一個上市公司,各個業務板塊整體上市。”
? ? ?就發動機板塊來看,中航工業旗下3家發動機上市公司中,中航動控負責發動機控制系統,航空動力負責發動機主機,成發科技則主要負責發動機零部件等業務。
? ? ?前述上市公司匿名人士向記者表示,這3個公司并不存在業務重疊問題。但是在記者問及資源分散等問題是否解決時,他坦言“問題的解決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 ? ?以航空動力為例,航空動力去年1月開始重大資產重組,截至今年6月份,已經將中航工業旗下發動機主機廠都整合入上市公司。這一資源整合的效果也直接反映到公司上半年的業績中,據該公司2014年半年報披露,上半年營收110億元,同比增長15.82%,凈利潤為2.35億元,同比增長121.74%。
? ? ?大量營收由非航空產業完成
? ? ?有接近中航工業的人士表示,發動機研發是一個周期長、需要持續投入的產業,國家投入是一部分,但是企業自身造血應該是一大部分,所以往往需要其他業務來支撐。發動機研發并不僅是發展模式問題,“基本上還是行業發展戰略問題。”
? ? ?林左鳴也曾公開表示,“發動機的進步與否,主要取決于一件事:錢!有多少錢可以打水漂,可以不計效益地往里砸。你要有很多錢,你就有機會成功。你要砸到這個程度,就得想辦法在其他領域掙到錢。”
? ? ?上述接近中航工業的人士向記者指出,即使未來發動機公司成型,沒有國家投入的話是不行的,但是國家投入畢竟有限,集團自己還要有能力造血。
? ? ?接近中航工業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國外發動機公司在早期的時候也不是獨立的公司,也是在原先的大系統下面發展,即使現在,這些公司也有一些其他業務來做支撐。
? ?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中航工業實現營業收入3489億元,而航空產業給中航工業營收的貢獻額僅為800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其余2700億元左右的營收均由非航空產業完成。
? ? ?上述上市公司匿名人士還向記者表示,發動機在研發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科技成果,這些成果在其他產品研發中會帶來很大價值,中間延伸出的一些產業鏈與發動機的研發又相輔相成。除了模式、技術外,發動機的發展還依賴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