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修訂本前言 《大學英語》是根據國家教育委員會審定批準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文理科本科用)》編寫的一套系列教材,分精讀、泛讀、聽力、快速閱讀、語法與練習五種教程,于1986年出版試用本,1992年出版正式本。 本教材的精讀、泛讀、快速閱讀和聽力教程各按分級教學的要求編寫六冊,每級一冊,供1 6級使用;語法與練習編寫四冊,供1 4級使用。精讀與聽力教程均配有教師用書和錄音磁帶;泛讀教程1 6級也配有教師用書。對低于大綱規定入學要求的學生,另編預備級精讀、泛讀教程各兩冊。全套教材由復旦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和南京大學分工編寫,復旦大學董亞芬擔任總主編。前大學外語教材編審委員會綜合大學英語編審組的全體成員對這套教材的設計與編寫自始至終給予關注。 這次修訂是在廣泛聽取全國各地使用本系列教材的教師們的意見并通過問卷形式對數以萬計的師生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的。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綜合大學英語組對本教材的修訂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導與幫助。修訂的宗旨是 面向ZI世紀,將大學英語教學推上一個新臺階 。修訂本根據各教程的具體情況,對課文作適當調整,提高大綱詞匯的覆蓋率和常用詞匯的重現率,進一步完善練習,突出重點詞語的操練;同時加強各教程間的橫向聯系,做到既自成體系又相互補充,形成整體。修訂本更加注意文、理、工、農、醫等各科的通用性,力求給學生打好 寬、厚、牢 的語言基礎。 精讀教程的修訂重點放在改善對詞匯的處理和改進練習兩個方面,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更好地加強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能力訓練,具體說來,有如下幾點: 一、篩選出每課的重點詞,加以反復操練。1.將每課生詞表中凡屬《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通用詞匯表》的詞,一律用黑體標出。某些詞雖不是大綱詞,但確系較為常用的,亦用黑體標明;2.從上述用黑體標出的詞中,每課再精選出20 30個左右更具活力的常用詞,連同詞組一起作為該課練習的重點。為醒目起見,將這部分重點詞另用 Words toDrill一欄列出。一至四冊重點操練的詞和詞組總計1345個。 二、進一步提高大綱詞匯的覆蓋率和重現率。修訂本盡可能在各種練習中補進課文沒有覆蓋的《大綱通用詞匯表》中的詞。凡在書中各種場合出現的1 4級大綱詞匯,在該冊附錄的詞匯表(Glossary)中,均用 。 號標明;5 6級大綱詞,用 t 號標注。 三、修訂本對練習部分作了較大的修訂,以加強句子和語篇水平上的操練。1.詞語練習改為全部圍繞各課列出的重點操練詞和詞組進行;2.進一步增加主觀題:除保留各單元閱讀材料中的英譯漢練習外,一至六冊均設漢譯英練習;一至四冊每課增設一篇根據課文內容寫成的完形填空題(Cloze);各冊均增設了簡答題、改寫句子等練習;改進寫作練習,從第一冊起就讓學生開始寫成段文章,使其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四、一至四冊增設復習題(Revision Exercises)。除對原有的兩套自測題(TestYourself)加以改進,分別置于各冊的第五單元和第十單元后面外,每冊再各增兩套復習題,分別放在第三單元和第八單元之后。主要用于進一步操練并鞏固所學過的有關各課的重點詞語和語言技能。 五、新增科普文章閱讀(Supplementary Reading in Popular Science)一欄。每冊增收數篇反映當前各種科普內容的文章,每兩個單元一篇,并附若干簡答題,供學生自測。 《大學英語》精讀教程由復旦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負責編寫。翟象俊主編第一、二、五冊;李蔭華主編第三、四、六冊;程雨民、孫領擔任主審。參加編寫第一冊的還有張增健、王德明、任建國、趙建。楊晨等。英國專家 Anthony J.Ward和美國專家 Cralg M.Breon以及Janet W.Helfand協助編寫和審閱。 本書為精讀教程第一冊的修訂本,供大學英語一級學生使用,由翟象俊主編,程雨民,孫騙主審,王德明負責具體修訂工作。參加修訂的還有夏國佐、趙建等。美籍專家JohnParker和 Mark Eades協助編寫和審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同志在付之前細編審,精心設計,謹此一并致謝。 由于編者水平與經驗有限,教材中難免還有不足之處,希望廣大讀者繼續批評指正。 本書錄音磁帶由上海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