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政治智慧/新時代論叢·原價:26.00·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ISBN:7213027425·條形碼:9787213027420·包裝版本:1·裝幀:平裝·開本:0開內容簡介全書共分理28篇,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角度,對第三代中面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形成的重大決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論述。在書中回顧了13年來黨和國家走過的很不平凡的奮斗歷程,展現了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取得的偉大成熟,提示了中特色社會主義在跨世紀的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歷史性巨變。所有這些歷史性的巨變表明,第三代中面領導集體是奮發有為、與時俱進的領導集體,是運籌帷幄、善于駕馭復雜局勢的成熟的領導集體,是執政為民、深孚眾望的領導集體。媒體推薦序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歷史任務過程中,正確應對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妥善處理國際國內的復雜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十六大報告把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13年概括為“波瀾壯闊”的13年。13年來,我們走過道路很不平坦,各種困難和風險紛至沓來,這既是對我們黨政治勇氣的考驗,也是對我們黨政治智慧的考驗。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黨從容應對一系列關系我國主權和安全的國際突發事件,戰勝了在政治、經濟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風險,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驗,排除各種干擾,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進,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新的蓬勃活力。在這風云變幻、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其在理論上對馬克思主義發展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在實踐中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非凡的領導藝術和領導能力,而受到全黨和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愛戴。為此,我們撰寫了《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政治智慧》一書,以饗讀者。全書共分28篇(精選),從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的角度,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理論觀點、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形成的重大決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論述。在書中,作者回顧了13年來黨和國家走過的很不平凡的奮斗歷程,展現了我們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跨世紀的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歷史性巨變。所有這些歷史性的巨變表明,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是奮發有為、與時俱進的領導集體,是運籌帷幄、善于駕馭復雜局勢的成熟的領導集體,是執政為民、深孚眾望的領導集體。從新世紀開始,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我們要在新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在新世紀新階段,市場取向的改革不斷深入,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曰益多樣化,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深層次矛盾不斷暴露出來;加人世貿組織后,外部因素影響和經濟風險也會增加。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黨和國家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斗目標奠定基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目錄前言第一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第二篇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三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第四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第五篇建立和完善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制度文摘書摘1環境的作用在于為人類活動提供不可缺少的各種自然資源,對人類經濟活動產生的廢物和度能量進行消納和同化,以及提供舒適性環境的精神享受。環境問題的實質是:人類經濟活動中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其后果是通過環境的惡化,直接破壞人類的生態資源,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生態資源和從事生產活動的人,是社會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因此,江澤民同志明確指出:“破壞資源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資源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他還說:“環境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環境保護搞不,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會造成一些疾病流傳。對于已經產生的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的環境污染,必須抓緊治理。”這就深刻地說明:保護環境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進一步保護和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水平,其內涵是為了保護人,是為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空間。……書摘2(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斷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歷史方位是指黨在一定歷史階段所處的歷史地位,所肩負的歷史責任,所要前進的方向。任何真正的科學理論都是時代的要求和產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樣,都是適應時代需要、應對時代挑戰、解決時代提出的新課題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的歷史方位發生深刻變化:一條是長期執政。一條是執政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意味著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黨的自身狀況,都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歷史方位的變化是由于當今世界、當代中國、黨的現狀都已發生了深刻變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對這些變化進行科學判斷、科學分析、科學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1.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看,雖然時代的主題沒有變,但冷戰結束后,國際局勢發生了深刻變化。江澤民同志是在1989年6月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總書記,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此后的13年間,世界發生了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最重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一是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競爭更為激烈。就前一方面說,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