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母親比做是大地,是孩子 在人世的源頭 、安全感的來源;而父親則被看做是天,是引導孩子向外、向上擴張的精神力量。所以,父母親角色對孩子的成長猶如太陽和月亮一樣,是支撐孩子世界的兩極,父親角色的缺失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將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從小失去父愛,號稱 心中永遠留下空洞 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每年一度的父親節那天寄語美國的父親們:擁有養育子女的勇氣,才堪稱真正的男子漢、真正的父親,希望他們別像自己的父親那樣,給孩子的內心留下永難填補的一個空洞。 為了防止你的孩子擁有一個困難痛苦的人生,作為父親的你理應肩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有位8歲的男孩被問起他爸爸是什么樣的,他回答: 我爸爸每天都很忙,沒空陪我。他不講信用,答應的事總是說改天,改天的。整天就知道低著頭對著電腦忙活,很少跟我做游戲,好像電腦才是他的兒子,真討厭! 這個男孩道出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父親,絕大多數的父親都是在 忙 。盡管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國現階段的家庭采取的依舊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因此教育孩子似乎天經地義地成為女人的事情,男人只需要在外面掙錢養家就可以了。 在中國的幼兒園、 親子活動 中心,我們看到90%以上是女性在帶孩子母親、祖輩或保姆,父親的身影很少見到,即使偶爾出現幾個不同色彩的身影,也往往充當 觀望者 的角色,好像他們只是一個被臨時拉來的配角。 其實,父親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絕對不應該是配角,而是跟母親一樣,作為主角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甚至還發揮著比母親更為重要的作用。 作用一:父親的男性特征是孩子形成積極品格的重要源,父母的性別不同,性格特征也各異。母親的女性特征是溫柔、體貼、善解人意、具有同情心,而父親的男性特征則是獨立、自主、自信、果斷、堅毅、與人合作、富有進取心等。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在與父親的不斷交往、相互作用中,會不斷模仿和學習父親。另外,父親也會自覺不自覺地以自身的特征來影響孩子。受到父親良好影響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會更加自信,做事更加果斷,思想更加活躍,抗挫折能力也較強,會有很好的人際關系,也比較受同伴的歡迎。 作用二:父親對孩子性別角色的正常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兒童期的孩子是性別角色定位的重要時期,相比母親而言,父親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更大一些。父親不僅為男孩提供了模仿、學習男性角色的范例,而且為女孩掌握女性角色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物。 在4歲前失去父親的男孩,會缺乏攻擊性,并且在性別角色中傾向于女性化的表現,比如喜歡非身體性的、非競賽性的活動,如看書、看電視、聽故事、猜謎語等,更嚴重者還容易出現 娘娘腔 等同性戀傾向。而在5歲前失去父親的女孩,則會在青春期不知道該如何跟男孩交往,出現自卑、焦慮、不確定、羞怯或者無所適從等現象。 作用三:父親是孩子認知發展的重要源泉 由于父母性格特點、見聞見識的不同,其教育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孩子從母親身上更多學到的是語言、日常生活知識、物體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等,而從父親身上則可以學到更豐富和更廣闊的知識,比如社會、自然、歷史方面的知識等,并且父親性格、能力的獨特特點,還會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從而刺激、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動腦、創造意識,開發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父親的這些影響,對孩子的認知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些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其認知技能、動手能力、自信心方面都會有更好的表現。有人把母親比做是大地,是孩子 在人世的源頭 、安全感的來源;而父親則被看做是天,是引導孩子向外、向上擴張的精神力量。所以,父母親的角色對孩子的成長猶如太陽和月亮一樣,是支撐孩子世界的兩極,父親角色的缺失對孩子的成長而言將意味著巨大的風險。 讓我們來看看,父親角色的缺失對孩子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孩子將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對女孩而言,在早期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一年或更長的時間沒有父親的陪伴和呵護,將會給她們的人生帶來諸多問題:(1)性格孤僻,不能與同齡人和睦相處,易被孤立和排斥。(2)性觀念混亂,易出現早戀、早孕、男朋友過多以及婚外遇、離婚等現象。(3)存在身體遭受暴力行為的經歷,如被毆打、性侵害等。(4)神經質,婚姻生活不容易幸福。(5)教育程度低,生活貧苦,經濟收入不穩定等。(6)在家庭內實施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