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cookie系統
谷歌可能停用cookie的消息在麥迪遜大街引發了不小的騷動。
對上網記錄追蹤技術的任何一點調整,都會給行業帶來影響,更何況是停用cookie這種最常見的追蹤模式。廣告和科技公司的高管,以及關注網絡廣告行業的分析師都認為,一旦這一消息落實,勢必極大地顛覆規模達到1200億美元的數字廣告行業。
谷歌正在考慮用一種匿名識別符取代傳統的cookie。行業高都在等待谷歌披露更多細節,但他們也表示,此舉可能令這家已經占據主導的網絡搜索巨頭獲得更加穩固的地位。
“這可能違反競爭原則,甚至可能對所有的網絡內容發布商產生負面影響。”其中一位廣告行業高管說。
美國數字廣告行業組織互動廣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總裁兼CEO蘭道爾·羅森博格(Randall Rothenberg)表示,任何在缺乏行業標準的前提下強行改變現有cookie系統的行為都令他感到擔憂。“這可能會對數字廣告供應鏈產生惡劣影響。”他說。
羅森博格和其他行業高管警告稱,目前還不清楚谷歌的具體計劃,也不知道他們準備何時部署這一變化。其他業內人士則表示,倘若該公司最新的匿名識別符仍然允許定向廣告,而且仍可以被廣告網絡使用,就不會帶來太大的改變。
谷歌表示,除了周三發表的聲明外,該公司拒絕對此做進一步評論。
改善現有模式
一位知情人士稱,谷歌的目標是創造一套標準化的追蹤系統,以便改善cookie。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有意讓這套追蹤系統兼容智能手機等不同的設備。
多位行業高管認為,cookie的確有很多缺點。例如,這一模式在智能手機上的使用范圍很有限,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機上網沖浪,相關影響便日益凸現出來。
“除了改善用戶隱私和解除用戶疑慮外,所有人都在努力向cookie無法發揮作用的移動平臺挺進。”在法國陽獅集團旗下的Razorfish和DigitasLBI兩大數字部門擔任董事長的里沙德·托巴考瓦拉(Rishad Tobaccowala)說。
cookie可以幫助廣告主了解用戶的上網習慣,從而建立用戶資料。隱私維權人士一直都對此表示擔憂,但營銷人士稱,此舉可以向網民們展示更相關的廣告。例如,當網民們在網上商城查看鞋履后,便會在瀏覽其他網站時看到鞋履廣告。
隱私維權人士抱怨稱,cookie可以輕易找到,從而泄露真實姓名等敏感信息,甚至能讓營銷人員了解用戶的財務歷史或健康狀況。雖然很多網站都允許用戶關閉追蹤模式,但多數用戶不知道有這樣的選項存在。
“很多公司都在濫用第三方cookie。”專門放置cookie的ShareThis公司CTO南達·基紹爾(Nanda Kishore)說。而ShareThis正在向著“無cookie”的方向發展。
其他潛在影響
專門幫助站長管理和出售廣告位的PubMatic公司CEO拉吉夫·高爾(Rajeev Goel)表示,整體來看,縮減cookie的使用量將會對小網站造成沖擊。小網站通常沒有自己的廣告銷售團隊,所以必須依賴第三方廣告網絡來出售廣告位。這些廣告網絡則要使用cookie來搜集用戶信息,提升廣告價值。
高爾說,由于廣告位將無法實現定向,所以廣告主為小網站支付的費用將會減少。
紐約廣告網絡Undertone聯合創始人埃里克·弗蘭奇(Eric Franchi)表示,倘若谷歌此舉能夠成功,便會蘊含風險,尤其是當谷歌“決定不向整個市場推廣這項技術時”。不過,他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弗蘭奇還有另外一個擔憂,那就是谷歌有可能針對新產品或新服務收取過高的費用。
弗蘭奇表示,倘若能夠獲得更好的追蹤器,幫助其發布更精準的廣告,將是最理想的結果。
專門幫助廣告主追蹤用戶的Tealium公司CTO麥克·安德森(Mike Anderson)說,網絡廣告行業目前識別用戶時的精準率只有30%至60%,原因是很多cookie不能相互交換數據。谷歌的新系統可能在這方面做出改進,幫助企業更加詳細地了解用戶。
cookie還可以用于保存用戶密碼,以免反復輸入。但用戶可以利用網絡瀏覽器提供的工具,清理存儲在電腦上的cookie。
當Mozilla宣布將從今年開始在火狐瀏覽器中封鎖第三方cookie時,遭到了營銷人員的激烈反對。與此同時,微軟也在新版IE瀏覽器中配備了“請勿追蹤”功能。
埃里克·巴德爾(Eric Bader)所在的網絡廣告公司可以根據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信息發布發布廣告,他認為,多數公司一直都在尋找第三方cookie的替代品。
但有專家認為,除了已經從Gmail中搜集的數據外,谷歌還有可能借助這項新技術控制更多用戶信息,從而引發新的安全問題。
“倘若用3個字母簡稱的政府機構要求谷歌交出所有數據該怎么辦?”安全公司Lastline創始人兼CTO吉奧瓦尼·維格納(Giovanni Vigna)說,“你只能指望谷歌不作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