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太太系列和鷹牌系列保健品起家、剛獲馬化騰注資的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健康元”,600380.SH),正式結盟微商企業思埠集團,意圖通過微商渠道發力保健品O2O,重振旗下的保健品品牌。
作為昔日的保健品龍頭企業,健康元近幾年的保健品業務一直未見起色。對此,健康元董事長朱保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健康元屬于傳統的企業,現在并沒有實現轉型。同時,健康元并不具備互聯網基因,在“互聯網+”的大潮之下,結盟或許可以開辟互惠互利的共贏局面,從而實現健康元保健品板塊的業績增長。
無獨有偶,4月19、20日,阿里巴巴先后宣布結盟魚躍醫療(002223.SZ)、華潤萬東(600055.SH)、國際醫學(000516.SZ)、東華軟件(002065.SZ)等四家上市公司。其中,華潤萬東將與阿里健康在醫療影像、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全面合作,魚躍醫療則會與阿里健康在智能健康硬件領域全面合作。而國際醫學、東華軟件兩家公司,將和阿里云打造以數據驅動精準醫療、健康管理的實體醫療機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
艾媒咨詢CEO張毅分析認為:“在網售處方藥政策遲遲未放開的情況下,BAT的戰場蔓延到健康產業,這一產業受政策的影響較小,實際上更有利于他們入局醫療行業。從短期來看,也比較容易獲得營收。”
健康元發力O2O
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健康元與思埠集團將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擬定的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其中健康元占股49%,思埠集團占股51%。在合資公司成立之后,所有保健產品將通過思埠集團銷售網絡及渠道來進行產品的推廣和銷售。而這次合作新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太太品牌系列的一款膳食營養飲料,暫定五月中旬上市。
事實上,此次結盟并不是健康元在互聯網領域的首次嘗試。記者查閱健康元2013年年報得知,健康元此前便打造了保健品事業部、鷹牌飲料事業部、第三事業部及電商事業部“四位一體”全方位的保健品業務格局,其中“電商事業部通過天貓、微信等網絡及移動互聯網方式推廣,使消費者更能輕松快捷享受到公司產品及服務”。
“我們的保健品在傳統渠道銷售面臨巨大的壓力,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朱保國告訴記者,健康元現在有五十多個“藍帽子”的保健品,經過合作雙方協商,都可以放到合資公司的平臺中來。未來,太太品牌和其他品牌會在保持原先的產品的同時,繼續往功能性的營養膳食方向發展。
據了解,當下保健品市場有兩大主流產品,一是以現代高科技合成的功能保健品,另一種是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藥食同源的食品類保健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保健品多達14212種,其中13493種為國產保健品,719種為進口保健品。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579.36億元,同比增長39.68%。2013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利潤總額為285.94億元,同比增長36.86%。預計到2015年,我國營養與保健食品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在20%以上。
在行業快速發展、品牌競爭日趨激烈的前提下,曾經的保健品龍頭健康元,近幾年業績增幅不大,始終徘徊在三億左右。健康元2012-2014年年報顯示,三年來健康元保健品及OTC業務(不含麗珠集團 OTC)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3.15億元、3.92 億元、3.49 億元,實現凈利潤貢獻分別為0.48億元、0.91億元、0.56 億元。
對此,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認為:“健康元以前的保健品銷售手法跟賣藥品差不多,都是依靠廣告,所以這幾年業績出現下滑。目前保健品企業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一個是經營模式,保健品的經營,也是講究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另一個是產品線,保健品的產品線必須不斷的豐富,不然品牌生命力不強。”
BAT再聚首
在健康元宣布結盟思埠集團之前,公司第二大股東正在易主。
據了解,健康元第二大股東鴻信行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信行”)擬向石亞君、高江、唐越三名自然人轉讓共計1.8億股健康元股份。鴻信行本身也易主,由妙楓有限公司和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兩家公司接盤。而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分別是百仕達董事長歐亞平和騰訊CEO馬化騰。也就是說,如果轉讓順利完成,歐亞平與馬化騰將出資12.21億港元間接持有健康元7439萬股,占健康元集團已發行總股本的4.81%。
在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上,馬化騰遞交議案建議政府部門加快移動互聯網在民生領域的普及和應用。如今,馬化騰繼去年大手筆入股丁香園之后,又低調入主健康元。因此,外界將其解讀為“馬化騰或瞄上在線問診平臺,暗中布局醫療產業”。
對于馬化騰的注資,朱保國并不愿意多談。不過,健康元幾天前曾發布辟謠公告稱,在線問診平臺為公司董事長朱保國以及其他幾位自然人持有,與上市公司無關。
與此同時,馬云的觸角也在健康產業蔓延。4月19日,魚躍醫療和華潤萬東齊發公告稱,控股股東魚躍科技于4月17日與阿里健康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醫療智能設備、醫療影像、醫療醫生資源管理、互聯網健康服務拓展、開拓市場與客戶、信息及醫療產品、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等方面進行合作。
20日,阿里云又宣布與國際醫學(000516)、東華軟件(002065)兩家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造以數據驅動精準醫療、健康管理的實體醫療機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
而在健康醫療領域探索頗為保守的百度CEO李彥宏,亦明確表示2015年重點投資在線醫療健康等產業。近日,百度一邊廝殺莆田系,揚言要清理其認為不合規的醫療廣告;一邊又開始走到線下參與到公民健康服務,與北京經信委合作舉辦一場智能健康檢查活動。
“他們三者都有意避開了網售處方藥的政策難題。目前來看,網售處方藥、在線問診的布局難度實際上是比較大的,會觸及原有的利益體系,要放開處方藥網售很難平衡多方利益。而三大巨頭一直圍繞周邊產品來打入醫療市場,通過布局健康產業,又是與上市公司合作,實際上是做加法,短期來看更容易獲得營收。”張毅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