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京東、阿里殺入保理領域 平臺+支付或成撒手锏

京東、阿里殺入保理領域 平臺+支付或成撒手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11 08:41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瀏覽次數:13
  當前,盡管商業保理普遍面臨盈利困難的問題,但面對20萬億元市場蛋糕的誘惑,互聯網巨頭的觸角也開始伸向這一領域。
 
  以京東旗下上海邦匯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匯保理)為例,短短一年多時間內,注冊資本幾經變更,已從最初的1億元增至目前的15億元。
  平安商業保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朝陽此前表示,目前,國內商業保理領域比較成功的有三種模式:包括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交易平臺的控制模式;銀行主導的用賬戶+信控的模式和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的商業保理等。
 
  目前看來,擁有電商平臺和支付系統對接的保理公司占據了很大的主動,依靠“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整合,此類公司的規模擴張較快。
 
  此外,一些商業保理公司則主動突破對銀行融資的依賴,通過P2P等互聯網渠道融資,不過風險不容小視。
 
  電商巨頭殺入利好保理行業
 
  2013年以來,眾多資本涌入商業保理領域,其中不少是互聯網或電子商務企業。如上海陸金所成立了專業化保理公司——平安商業保理公司,阿里巴巴、京東等也擁有了各自的保理公司。
 
  業內人士表示,許多互聯網企業要么通過股權紐帶,要么通過技術紐帶介入保理行業,這有利于將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引入保理業,實現保理公司對供應鏈成員間的“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整合,進而提升保理業務效率,而互聯網電商依靠其天然優勢,業務規模也得以迅速擴張。
 
  以京東旗下邦匯保理為例,其法定代表人為劉強東,短短一年多時間內,注冊資本幾經變更,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目前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5億人民幣,而注冊時僅為1億元人民幣。
 
  由于必須是實繳注冊資本,注冊資本的增加也反映了邦匯保理業務量的增加,這可以從一些數據看出端倪。
 
  據了解,京東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兩個主體在承擔:保理方面的業務主體是邦匯保理,小貸方面則是京匯小貸有限公司。
 
  目前,京東提供的京保貝主要針對京東自營平臺的供應商。2014年第一個月,京東供應鏈金融貸款規模超過10億元。
 
  瀛鰲保理董事長劉菊婷告訴記者,邦匯保理屬于電商體系保理公司,優勢在于掌握貿易數據,可以在線提供服務。另外,電商平臺有支付功能,可以在線為平臺上企業做結算,做保理業務,對于互聯網及電商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對多數保理公司來說,除非也有支付和結算數據,知道企業和客戶,否則(業務)沒法做。
 
  “保理業務的本質,是應收賬款轉讓,即保理商圍繞企業的應收賬款提供一攬子的服務。服務主要分為三大塊:一是融資、二是壞賬擔保、三是管理。管理又分為事前的資信調查、事后的賬款管理和催收。雖然各種提法稍有不同,但都是這三大塊功能的衍生,這些和支付密切相關,有了支付就可以很快做起來。”劉菊婷稱。
 
  金潤保理董事總經理徐賽花也向記者表示,一些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進入后,對行業知名度、認知度和宣傳力度比較大,有利于推動行業發展。
 
  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互聯網巨頭殺入保理市場,是這些公司戰略布局的其中一步,也再次證明細分市場的必要性和數據支撐的魅力所在,總體來看,對整個行業構成利好。
 
  部分公司另謀融資渠道
 
  2013年以來,已出現了一些保理公司通過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進行籌資的案例。如2013年7月,上海陸金所、深圳平安匯富資產管理公司委托平安銀行深圳分行發行了8500萬元專項委托貸款計劃用于鑫銀國際保理公司開展的教育行業保理項目。
 
  由于外部融資渠道不暢,商業保理發展落后于銀行保理。
 
  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銀行保理占據主導也是當前金融市場的必然,無論是數據以及企業客戶的積累,很容易讓他們做得很大,銀行保理3萬億元的規模和商業保理300億的規模就是最好的例證。
 
  一些保理公司除了通過上述做法獲取外部融資,另外一些則通過P2P行業等進行融資。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十幾家P2P平臺陸續上線了保理業務,其中還有部分平臺專做保理業務。目前,保理與P2P平臺的具體合作方式,主要是企業將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公司,保理公司負責為企業融資,形成保理資產后收益權再通過P2P平臺向投資者募集資金,到期后由保理公司再負責回購。
 
  不過,關于P2P平臺對接保理資產是否安全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息。
 
  徐賽花向記者表示,一些銀行對保理公司在資金方面的支持比較謹慎,現在保理公司和P2P平臺對接,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劉菊婷則認為,保理資產對接網貸行業很危險,P2P平臺現在做的債權轉讓,離資產證券化很遠,而在基礎資產方面,保理資產相對較差,要轉讓出去,可能會對投資者造成損失。另外,P2P平臺也沒有辨別能力,在這個環節中,資產質量沒法判定,P2P平臺沒在保理資產轉讓過程中做增信。
 
  “一些融資租賃公司缺資金找我們,我們也不敢做,目前這個架構還是不安全,P2P平臺沒法做到風險規避。”劉菊婷稱。
 
  對于目前保理行業的創新,劉菊婷也表示,保理除融資功能外,可提供非融資保理業務 (應收賬款管理、貿易擔保等),銀行不會介入后者。從企業角度來說,財務和服務外包需求很大,商業保理有一片藍海,保理公司管理應收賬款和票據就會發展得很好。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