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用戶頗為感興趣的是,本次支付寶對賬單推出的新功能,即“我去2024”。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是阿里信用卡的預熱和助推。
12月8日支付寶給自己過十歲生日,卻給大家發了一個大禮包,十年賬單。你是勤儉持家的好姑娘,還是默默站在馬首富背后的敗家娘們,看看賬單,一秒現原形。
上線10年中,從最初的支付工具,支付寶已成長為覆蓋網絡支付、轉賬、理財、公共事業繳費、航旅、電影等多個功能的平臺。尤其是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浪潮的這兩年,支付寶移動端發展迅速。
支付寶方面也根據賬單,做了些有趣的統計,比如哪些地方最土豪,哪些地方最黑馬。從十年的總支付金額看,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蘇穩坐前五,是所謂“土豪五省”。但在2014年各省移動支付筆數占比的排名中,西藏、陜西、寧夏、內蒙古則壟斷前四名。
同時,支付寶的服務功能權重逐步得到提升。生活繳費功能2008年上線時,人均生活繳費筆數為2.17筆,這個數字今年已經上升為5.96筆。人均信用卡還款筆數也從5年前的3.39筆上升至12.26筆。
讓用戶頗為感興趣的是,本次支付寶對賬單推出的新功能,即“我去2024”。根據用戶過往十年的花錢能力、理財能力、人脈實力、信用能力、管錢能力等幾項指標,得出個人的2024財富預測值。雖然只是娛樂,但可以看作對個人信用和理財能力、消費能力的另一維度評估。同時提出了“信用等于財富”的觀點。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功能可能是阿里信用卡的預熱和助推。
此前阿里曾聯合中信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但今年3月被叫停,此后再無音訊。7月天貓曾推出分期購,與京東白條類似,為用戶提供賒銷服務,但雙方均曾明確表示,這項服務不是信用服務。
但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虛擬信用應當不會就此沉淪。按照阿里對金融領域的圖謀,一旦監管放開必然會選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