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人們去醫院看病難問題將得到解決。近日,浙大邵逸夫醫院與支付寶聯合宣布,邵逸夫醫院在支付寶錢包的服務窗正式上線,雙方將共同推進“未來醫院”計劃。根據這一計劃,患者到邵逸夫醫院看病時,無需在醫院大廳多次排隊,在手機上即可完成掛號、交費、排隊候診與支付、取報告等就診環節,大幅縮短就醫排隊時間。邵逸夫醫院由此成為浙江第一家聯合支付寶共同推進 “未來醫院”、搭建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的醫療機構。
服務窗口與其它支付系統一樣便捷 現在,用戶在支付寶錢包的 “服務窗”中搜索添加和關注 “浙大邵逸夫醫院”,并綁定邵逸夫醫院的診療卡號之后,就可以在手機上進行掛號、交費、查取報告等操作。沒有邵逸夫醫院診療卡號的用戶,也可以在服務窗中遠程建卡,申請生成病歷號之后,同樣可以掛號、交費。
掛號時,用戶可以選擇日期,支持“當天”和“預約”兩種方式,支持所有的科室和醫生。同時,用戶在支付寶錢包會收到一條交費提醒,點擊即可支付掛號費。完成掛號之后,用戶在“醫院信息”中進行排隊查詢,即可查看每個科室目前正在就診的號數。用戶此時可選擇居家候診,待快排到自己的號時,再去醫院,省卻在醫院的排隊之苦。
就診過程中,如果涉及到檢查費用,用戶在支付寶錢包也會收到一條交費提醒,同樣點擊一下,即可完成支付,不再需要多次在交費窗口排隊。當檢驗報告或診斷報告出來之后,支付寶錢包也會給用戶推送消息,或者直接在手機上查看報告,不再需要去排隊打印。
問診之后,醫生開具處方,患者同樣可通過支付寶錢包支付藥費,然后直接到藥房窗口取藥。
開通醫保結算窗口還需國家的許可 目前,邵逸夫醫院“服務窗”一期產品只支持自費,暫不支持醫保結算。邵逸夫醫院方面透露,二期產品會上線醫保結算功能。待醫保功能上線之后,使用支付寶錢包付費的患者在離開醫院之前,可以去醫院的自助終端分解醫保費用,完成分解之后,醫保費用將退回患者的支付寶賬戶。同時,患者也可以選擇在自助終端或者交費窗口打印發票。
在發布會現場,《市場導報》記者向院方尋問何時才能開通醫保結算時,邵逸夫醫院院長助理喬凱回答:“這個項目是要整個人員的全覆蓋,但是人員的全覆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醫保卡(包括省醫保市醫保)是不能夠突擊使用的,因為關系到卡的安全問題。而且,在醫保體系的設計上,只對醫院開放的,還沒有對公眾開放。所以這樣有兩個問題,需要雙方繼續努力,一起來突破這個難關。我們跟支付寶在兩三月之內,已經有一個技術方案,但是這個技術方案要政府的審批。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期望能夠在一年內做到這個事情。難度很大,但可能性也是非常高。”
導報記者在邵逸夫醫院現場體驗發現,無論是掛號,還是交費,時間均大幅縮短。據不完全統計,以往在繁忙時段,按傳統就醫流程,患者就醫需要4-5個小時,而使用支付寶錢包的患者在醫院的時間大概只有1-2個小時,就醫時間比以往節省一半以上。這樣高效的結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醫院看病“煩”的問題。目前上線的一期功能包括醫生介紹、掛號、候診、交費、檢驗報告推送,未來二期還會上線醫保結算、就醫評價、醫患互動和院內導航等功能。
手機支付可先解決看病煩問題 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對記者表示,與支付寶錢包的合作,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就醫流程和體驗。
除了緩解排隊之外,支付寶服務窗的后臺系統還能有效地識別“黃牛掛號”,幫助醫院釋放更多的醫療資源服務真正有需要的患者。據了解,支付寶已建立了一套智能風控體系,可以7*24小時對每筆支付、每次找回密碼等關鍵操作進行實時監控,不僅最大程度保護患者隱私,也能第一時間對一天當中多次掛號、每天掛號的用戶進行識別。目前,支付寶實名用戶已達3億,其中支付寶錢包用戶超過1億,可確保每位移動就診患者身份的真實性。
同時,“未來醫院”也會保證就醫的公平性,在開通支付寶醫療服務前提上,同樣會保證現場就醫的需求。邵逸夫醫院黨委副書記劉利民表示,通過支付寶實現就醫的便利化的前提下,我們依然會保證就醫的公平性,對于不會使用智能工具的患者,院方和支付寶都有所考慮,將會預留現場就癥病位及開通親友服務,這樣可以打消患者對于智能化帶來的就醫缺失問題。
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O2O事業部總經理王麗娟表示,支付寶在其它省份已經與多家醫院達成合作,不斷推進“未來醫院”計劃,希望利用互聯網和技術的力量,與醫院一起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醫療服務,共同建設一個移動醫療生態。
今年5月底,支付寶正式發布了“未來醫院”計劃。目前,在全國已經有5家三甲醫院與支付寶達成合作,加入“未來醫院”計劃。截至7月25日,首家接入的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服務窗關注人數超過6萬,其中綁定醫療卡的人數超過4萬。現在,廣州兒童醫院每天通過支付寶錢包完成的掛號、交費的患者數量占門診總量的比例超過10%。
支付寶方面透露,除了目前已經上線的5家醫院之外,在全國主要城市已經近50家的三甲醫院與支付寶達成類似的合作意向,很快會有越來越多的“未來醫院”走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