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互聯網金融代表之一的P2P網貸平臺不斷傳出跑路消息,一邊是一種由P2P網貸模式衍生而來新的業務模式——P2B(個人對非金融機構的一種貸款模式)勢頭漸猛,備受風投青睞。
昨日(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P2B理財平臺理財范宣布獲得著名投資人林廣茂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戰略融資。日前,P2B平臺拾財貸也獲若水合投億元級戰略融資。
“在P2P平臺不斷跑路的情況下,P2B平臺近期仍連獲風險投資,主要原因在于,相對于P2P,P2B更專注于企業融資業務,而目前我國小微企業可謂深陷融資困境,正好助企業度過難關。其次,P2B的風控相對來說要易于P2P。”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指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互聯網金融部助理分析師錢海利認為,這兩種模式未來終將走向融合,讓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余地。
此外,在業內人士看來,P2P和P2B模式為了將逐步融合,進而讓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余地。
P2B風控強于P2P
最新發布的 《2014年中國P2P借貸服務行業白皮書》顯示,2013年10月以來,幾乎平均每天就有1家P2P平臺資金鏈斷裂或處于倒閉狀態,然而在一片質疑聲中,一種新的網貸模式——P2B卻不斷獲得風險投資。
理財范CEO申磊透露,獲得此輪融資后,平臺將提升核心風險管理能力,全面強化設置風險控制模型,努力幫助投資用戶控制風險發生概率。此外,還將進一步加強其作為互聯網金融中介平臺的價值屬性,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綜合能力。
拾財貸創始人郭龍欣亦指出,獲得投資之后,將把平臺風控和理財者利益放到第一位,努力提升平臺技術安全、客戶體驗度、平臺使用方便性。
那么,P2B這一新的業務模式為何能獲得風投青睞?
“選擇理財范,主要是更看重企業背后的團隊,從融資性擔保公司到互聯網金融,再到創投機構,擁有復合背景的專業團隊為客戶呈現一個安全、穩健、高效的投融資平臺。”理財范投資方代表在發布會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拾財貸的投資方若水合投代表人楊大勇表示,主要看中其開創了牽手融資租賃公司的模式,該模式能夠打通國際和國內的資本。融資租賃行業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可以真實服務實體經濟。
錢海利則指出,主要是因為P2B的融資方為企業,平臺對企業的審核雖然比個人審核繁瑣,但會比對個人審核更加有據可循。當前中國中小微企業很多,而且多數企業對融資有需求,這讓P2B平臺發揮了在互聯網上資金整合的功能。此外,P2P對個人的風控能力相較P2B對企業的風控能力較弱。
未來將呈爆發性發展
不管網貸模式是P2P還是P2B,風控無疑是平臺向前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
“采取多層風控,首先,嚴格的擔保公司準入及總額管理,同一擔保同一項目的額度及排他性管理;其次,嚴格的貸前審查,完善的貸后管理(比如現金流和反擔保措施等等);最后,定期回溯已撮合項目的融資類型,行業分布,交易規模以及風險集中度。”理財范創始合伙人COO葉映輝指出。
郭龍欣也指出,P2B平臺一面連接著用款方企業,一面連接著互聯網理財者,不參與定價,資金直接用于企業優質項目,不搞資金池也不會因為資金滯留帶來風險。平臺引入本息盾風控機制,從項目源頭上規避風險的存在。
談及P2B未來的發展前景,我企貸COO楊卓指出,雖然P2P模式和P2B模式相近,但在本質上卻有很大的區別。P2B模式在短期內也許會遇到一些問題,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在短暫的蟄伏后,P2B平臺將迎來巨大的發展良機。
“個人覺得未來P2P和P2B模式終將走上融合,進而讓投資者有更多的選擇余地。”錢海利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