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商務廳電商處相關負責人認為,“當前工業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但農產品電子商務才剛剛起步,在物流、產品規格、網絡覆蓋、售后等方面都還需要完善提高。”四川省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徐曄則坦言,當前四川省還沒有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進行一次宏觀梳理,現有網商大多自發探索,摸著石頭過河,整個行業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
專合社網站力不從心缺資金少技術
成都市龍泉驛區長松村的水蜜桃遠近聞名,每年春季都會接到不少的訂單。今年2月,成都市龍泉驛區長松水蜜桃專業生產合作社網站建成,并支持在線交易。隨后,通過網站前來聯系的客戶迅速增加,目前已有5家客商達成意向,待水蜜桃成熟后,平均每家客商每天將收購20噸水蜜桃。“合作社辦網站,資金和技術是一大難題。”長松村村干部宋兵告訴記者,合作社網站之所以能建起,是因為得到了政府的資金補貼和專業公司的幫助。而據記者了解,在我省3.5萬余個農業專業合作社中,建網站銷售農產品的案例還很少,最大的困難還是受制于資金和技術的短缺。
“產業做不大,關鍵在于大多數的農民不懂技術,更不懂市場。”成都農村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章繼剛認為,要做大農產品電子商務蛋糕,就要加大對行業的關注和支持力度,尤其是對農民、合作社、農村電商創業青年和中小農企的支持。
成都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徐震認為,我省各地農產品優勢突出,但缺乏專業的電子商務拓展團隊和技術支持,傳統的農業生產者或企業“觸網”常常力不從心,我們還需要專業的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管理和推廣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