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馬云叫板銀行的四大本錢

馬云叫板銀行的四大本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5 14:21  瀏覽次數:36
  如果銀行業當初能夠主動去擁抱網絡與數字化時代,那就沒有馬云的機會。但如今,雖然馬云“不想革銀行的命”,但他絕對有叫板銀行的本錢:阿里巴巴的企業資源、淘寶網的個人資源、支付寶和余額寶。銀行成立“打馬辦”的傳說,已經透露出銀行業對未來巨大挑戰和機遇的判斷。不過,這不是一場生死較量,而是要讓銀行與馬云攜手,改革現有的金融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提供嶄新的、全球一流的金融服務。




  最近,坊間盛傳各銀行已相繼成立“打馬辦”。“打馬辦”的傳聞,緣于馬云曾經的高調放言:“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這句話讓銀行業如聽驚雷,引起了高度警覺,紛紛研討對策。
 
  事實上,“打馬辦”這樣的機構或部門并不真實存在,而只是一種調侃而已,但調侃被盛傳,其背景值得關注。
 
  中國的中小企業已達5000萬家,其中大部分無法獲得銀行貸款,面臨著融資難的老問題,銀行也在天天喊服務中小企業,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是由銀行“嫌貧愛富”的本性所決定的,自銀行誕生那一天開始便是如此,因此不能怪銀行不“地道”。銀行作為金融企業,它要掙錢,它要防范風險,而給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貸款風險最大,經營成本最高,你怎么讓它真心實意地去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服務?
 
  但無數的中小企業因無資金支持而望洋興嘆,最終死在資金枯竭的節點上。這或許是馬云向銀行叫板的真正緣由所在,因為馬云自己就是從這樣的困境中走過來的,有著切膚之痛。
 
  “不想革銀行的命”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的難題。馬云期待著未來中小企業融資就像網絡購物一樣方便,而這種方便正是馬云構建的阿里巴巴模式。
 
  其實,馬云的金融夢早已經開始。
 
  2007年6月,阿里巴巴正式與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命名為“阿里貸款”。
 
  2009年后,“阿里貸款”從B2B業務中拆分出來納入阿里巴巴集團,負責集團旗下所有子公司平臺的融資業務,此后更名為“阿里巴巴金融”。
 
  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貸款金額上限為50萬元。
 
  2011年6月,繼浙江之后,阿里系在重慶設立了第二家阿里小貸。截至2012年6月末,浙江和重慶的阿里小貸以16億元的注冊資金,累計為超過12.9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總額超過260億元。
 
  當然,這都還是傳統金融,但馬云的目標絕不在于此,而是在等待網絡與數字金融到來的那一天。
 
  眼下,或許是馬云離不開與銀行的合作,后來降低了過往的高調,只是說,“不想革銀行的命”,也不想“斗地主”。“銀行沒辦好的事,我們替銀行辦好,今后我們(阿里金融)把老百姓搞富了,你們(銀行)把富人搞得更成功,我覺得這就是生態鏈中的合作”。
 
  馬云有叫板銀行的本錢
 
  那么,話又說回來,馬云有向銀行叫板的本錢嗎?回答是肯定的。
 
  本錢之一,早在2010年,馬云在向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匯報時介紹:使用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有近5000萬家,在國內有3700萬中小企業和個體戶使用阿里巴巴進行買賣,在國外有1200萬家中小企業賣家。每天有130萬海外買家訪問阿里巴巴國際網站,每天買家人數等同于20個廣交會。一天中大概能夠掌握7萬家小企業狀態,從這些經濟的狀態便可以判斷小企業需要什么。這些客戶資源可以變為銀行的客戶資源,包括存款客戶和信貸客戶。
 
  本錢之二,馬云的淘寶網加天貓網已經做到年度完成1萬億的交易額。現在淘寶網每一分鐘賣出去的服裝超過2000件。在這個巨大的市場,淘寶一天成交額已經達到27億人民幣。這個市場可以在一夜之間變為個人消費信貸市場。
 
  本錢之三,馬云的支付寶現在已經為中國的7億注冊用戶提供服務,甚至可以為消費者的水費、電費、煤費進行支付,支付寶做了銀行不愿意做和做不了的事情。建設銀行不可能劃1分錢到工商銀行,這個成本太高,而馬云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能迅速把1分錢從建設銀行到工商銀行劃100次,老百姓因此不需要排隊交費。馬云曾說,支付寶最大的寶貴之處,是為每個年輕人、每個網上消費的人建立一套信用機制,你在網上買過什么、賣過什么都在這個信用機制內。用馬云的話說,信用積累是最值錢的,這給很多銀行做小企業貸款和個人消費貸款提供了保障。其實,阿里金融在信用體系的探索早在 2002年就開始了,并在2007—2010年與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合作期間,就逐步建立了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數據庫,及應對貸款風險的控制機制,借助平臺對客戶進行風控,并公布不良信用記錄。后來成立的阿里小貸也以此為基礎開展 “訂單貸款”和“信用貸款”。
 
  本錢之四,馬云現在有一個產品叫“余額寶”,它利用小散戶本就閑置在支付寶的小資金,轉移到余額寶,用來直接購買基金等理財產品,獲得相對較高的收益,這與集腋成裘的道理一樣。雖然目前對銀行的沖擊很小,幾乎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它的未來卻很難預料。看趨勢,余額寶將來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就像中國通信業一樣,馬化騰的騰訊打破了市場壟斷。銀行也是,馬云只是剛開始而已,將來取代銀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顯然,馬云不僅看到了自己與銀行叫板的本錢,而且更看到了網絡改變銀行的大趨勢。“打馬辦”雖然只是一種調侃,但已透露出了銀行業對未來巨大挑戰和機遇的判斷。銀行業都在研究馬云現象,更確切地說,是“研馬辦”,而不是“打馬辦”。
 
  中國銀行業面臨著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如果銀行業當初能夠主動去擁抱網絡與數字化時代,那就沒有馬云的機會。但如今,馬云不僅要改變銀行,而且要讓傳統銀行消失。
 
  當然,這不是一場生死較量,而是要讓銀行與馬云攜手,改革現有的金融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提供嶄新的、全球一流的金融服務。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全社會應鼓勵馬云向銀行叫板,以推動銀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