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鋪天蓋地的推廣宣傳讓4月18日開始的例行五一促銷看上去像是又一次“815價格戰”,但這次京東商城和天貓的缺席更有一種低調參與的感覺,電商間的價格戰也不再虧錢拼命。這次的價格戰可謂理性開打。
看似火爆的價格戰開打
今天開始的價格戰,有蘇寧易購延續的“0元購”、國美推出的“最強店慶月”有樂峰、聚美、唯品會的參與,而易訊也聽聞將參與此間。
和815不同,這次挑起價格戰的是蘇寧易購,其執行副總裁李斌的微博幾日內好不熱鬧,不是發布價格戰檄文,就是挑戰京東。甚至用上了挑釁的微博,稱“執子之手,牽著狗走!若狗不走,拖去賣肉!”直指京東。
然而首先回應的是價格戰的跟隨方國美在線。國美在線董事長牟貴先回復稱,“同行之間至少要保持有底限的尊重,為了嘩眾取寵,為了激怒對手,用一些低俗的表達方式是極為不妥的。”
牟貴先的說法得到不少人支持,但京東對此價格戰只有一個統一的回復,則是天天低價會持續進行,言下之意則是“你降價,我也降,但我不宣傳”。
這樣看起來火藥味十足的價格戰卻不再是去年815的打法。坊間印證,去年815價格戰的起點,是劉強東在針對蘇寧增發后的股價打擊,只打“大家電的線下高利潤”這個核心利潤點,而在發起后被蘇寧國美等拉下水,成了國美蘇寧電商銷售上位的傳播戰,到最后各有斬獲。
但今年4月底要開始的,原本是線下連鎖企業例行的五一促銷,傳統參與者就是國美蘇寧,而今年加上電商業務,加上云商模式的提出后,就變得不再相同。
此價格戰非彼價格戰
和去年815的“你敢賣1元,我就敢白送”這樣賠錢大吆喝相比,今年開始的價格戰更理性。盈利,也是京東、國美等電商明確指出的今年目標。
實現規模效益,薄利多銷是最傳統的盈利方式,而價格戰中,廠商也有自己的盈利方式。
北京蘇寧總經理侯恩龍解釋過,要想盈利,企業要把自己的促銷和供應商管理結合起來,提前做供應鏈準備,高低兩塊業務同時做,就能賺錢。
比如即將上市的Galaxy 4,屬于新品,也將是大促銷的重點推薦品,企業賣這個肯定掙錢,而隨著能效管理規定即將被淘汰的空調等,廠商也面臨這清庫存的需求,兩者結合起來,就能把價格做下去。
而牟貴先也解釋過價格戰賺錢的方式,就是供應鏈管理。通過調研和數據庫,在進貨時,企業拿到一個合適的量,通過充分的儲備實現利潤。
另一個方式就是供應商付款的方式。如代銷、現金結賬、先買入再銷售等,這都會讓企業拿到一個不同的底價,再加上每次進貨的量,都會讓企業在同平臺競爭時有著不同的成本。
這就意味著,同樣的商品賣一個價格,有的廠商盈利,有的廠商虧。按照這個邏輯,今年價格戰的重點就變成了供應鏈和成本的比拼,即價格類似比誰能賺錢。
更難比較的是全部商品的價格,雖然在去年815興起了比價這個傳統,但總的來說,價格戰期間,任何一家都不能說自己比其他家的每一件商品都便宜,總是有的價高,有的價低,再加上價格隨時在波動,很難解釋誰到底價格更低。
第二梯隊求戰謀銷售額京東天貓興趣乏然
為何這次價格戰缺失的京東和天貓?不如分析為何國美蘇寧要再挑價格戰,原因就是謀求份額的提升。
蘇寧易購成立三年業績年年200%以上的增速,但2012年還是只有180億前后的規模,和天貓京東相比仍然有不小的距離,國美電商更是在戰略制定完成后加快步伐緊跟。
按照艾瑞咨詢發布的2012年數據,排開天貓的自主B2C銷量中,京東份額獨占49%,而蘇寧13%,國美只有3.6%,易迅、當當、亞馬遜、唯品會都在第二梯隊激烈爭奪中。
另一方面,2013年以來,流量的成本對電商企業來說在不斷增加,無論是流量入口的價格,還是單個新增客戶的成本,電商壓力更大。
低調應對價格戰的京東在做什么?按照劉強東的話說,2013年是休養生息年,但傳統的618店慶日大促依然會強力推進。相信到時,尋求眼球拼份額的蘇寧國美還將借機再來一次“行業總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