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14日,中國零售業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本次論壇主題為“改變為明天·因客而變”,旨在倡導零售業在發展態勢低迷的形勢下,需更加快速地應對消費者變化,作出更加積極有效的改變。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該協會統計的81家大中型百貨零售企業2012年銷售總額2282.7億元,同比增長僅8.92%。與此同時,電商網購對傳統百貨的擠壓洶涌而來,目前百貨行業的平均凈利潤水平僅有2%~3%。在電商的沖擊下傳統百貨正在步入微利微增長的時期,轉型求變已迫在眉睫。
眾多業內人士認為,實體零售商為了與電商抗衡,走出零售業利潤下降的困境,需要尋求新出路,使傳統購物渠道再度成為消費者的首選。而在自有品牌發展上,國內眾多零售企業僅是將自有品牌作為低價競爭的工具,而消費者對自有品牌的信任度亦不高,這些問題都有待企業去解決。
據艾瑞網統計,2012年,我國網購交易較上年增長66.2%,而與電商火熱發展之勢相反的是實體零售業的增速下滑。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國內實體零售巨頭相繼關閉了部分連鎖門店。
日前,在聯商網舉辦的中國零售高峰論壇上,長益科技總經理宋清表示,“從我了解的實體零售店來說,都面臨著增長率下滑和效益下滑的問題。”
在宋清看來,2012年下半年開始,實體零售店的增長減慢。除去因物價上漲過快導致消費者購物欲望下滑以及房租、人力成本的上漲,電子商務確實分流了很多實體零售店顧客。
近年來,下行的經濟形勢、自身盈利模式的局限等皆是實體零售業萎縮的原因,但由于電子商務在成本及便捷性等多方面的優勢,電商的分流成為影響實體零售的主要因素。有分析人士更是指出,井噴式發展的電商已經到了吞噬線下商家的時候。
而在上述因素的沖擊下,宋清指出,傳統零售行業必須尋求新出路,自身全面調整,才能重回消費者首選的購物渠道。他認為,一方面是流通費用的降低和流通效率的提升,“當前流通價格已經超過了網購等其他渠道,這樣必然造成大批的消費者流到網絡等渠道?!贝送?,重視顧客需求,使顧客在傳統零售店可以得到網上購物所不同的體驗亦是可以改進的一方面。
宋清強調,網購作為一個業態來說,它是螺旋式上升發展的過程,而實體店不會隨著網購的發展退出歷史舞臺。
對于自有品牌,業內人士對它的印象似乎都不錯。在避免同質化的同時,在毛利上,自有品牌亦保有其獨特優勢。零售業受到各方的沖擊,利潤下降,對于企業來說,自有品牌是一個出路,但自有品牌在中國本土的發展似乎并不突出。
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表示,目前,自有品牌的檔次都較低,且可信度很低?!八佑|到的所有企業,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真正讓我滿意的并不是很多,包括國際巨頭的自有品牌。”
“中國的自有品牌要建立在零售商有信任度的前提下才能發展自有品牌,而中國的零售商自身的可信度就很低?!鄙虾G嗫顿Y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康炳華表示。
在康炳華看來,國內民營超市做自有品牌,多是作為低價競爭的工具?!爸袊牧闶凵虒ψ杂衅放频恼J知還是謀求高利潤,而不是維護品牌的形象,自有品牌是未來的增長點,但零售商還需要把基礎工作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