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安德森曾經說過,“軟件正在吞噬世界”。谷歌新近收購了Channel Intelligence,這是一家零售商庫存數據管理平臺,此舉再次顯露出谷歌要將所涉及的行業全部吞食的野心。美國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有1860億美元之巨,谷歌意圖是要從零售商的利潤中分一杯羹,首先瞄準的目標就是那些和電商網站合作的公司。(原文來自GigaOM,由虎嗅編譯)
購物者的入口
谷歌去年十月份將Google Shopping升級成全面的付費廣告平臺市場,許多機構估算在第四季度為谷歌帶來了10美元的營收。有報告指出谷歌借由旗下的搜索引擎已經影響了超過四分之一的電子商務定單。最近的舉措預示著谷歌不僅在緊跟亞馬遜的步伐,同樣會悄悄進入在線上和線下有銷售業務的巨頭們的市場。
Channel Intelligence是領先的零售業廣告數字平臺,能夠幫助谷歌獲取詳細的零售商價格和庫存信息。更重要的是,谷歌甚至能獲得更多關于零售商線上轉化率的有價值數據。在大規模數據資源中尋找零售商利潤秘密的能力讓谷歌能夠在為廣告業務定價時處于優勢。
讓零售商方便在搜索結果中加入產品庫存的做法也會讓谷歌成為線上購物市場的一個強大對手。在谷歌和亞馬遜上,零售驅動的搜索正在增加,從這一點來看,很明顯用戶正在選擇這種方式獲取最新的價格和產品。而購物者的入口之戰的勝利者將會成為所有零售商必須選擇的在線平臺。
數字貨架的革命
伴隨當下按需(on-demand)消費文化的興起,谷歌認為由誰來銷售產品已經不重要了。消費者直接在控制,谷歌只需幫助他們找到正在尋找的產品,在合適的地點以合適的價格交易即可。谷歌在交易中的作用從前可正是亞馬遜和大規模線下零售商沃爾瑪或塔吉特(Target)這些電商所扮演的角色。
Google Shopping升級,產品搜索結果出現在谷歌搜索主頁面當中,這兩點讓谷歌迅速成為了一個“數字貨架”。目前谷歌網頁搜索的零售商關鍵字結果當中,在傳統的推廣鏈接之外,趨向出現至少10到15張商品圖片。隨著谷歌開始處理零售商的本地庫存信息,在移動商務領域也會更加有競爭力。通過廣告將消費者直接帶到線下商店。
不僅是電商,而是全商務
需要糾正一點的是,谷歌最近的一系列動作瞄準是全商務領域,所有的零售商都應該打起精神。(有傳言谷歌最近也在準備自有品牌的線下零售店。)但是谷歌雖然是搜索市場的老大,卻不是一家領先的全球電商企業。谷歌沒有客戶關系方面的強大業務能力(比如:運輸、客戶支持等),零售商們可以在未獲商品化的領域投入一些資源。因為我們都明白,一旦你成為一個商品,就會像塊豬肉一樣被拿去交易,賣給出價最高的買家。大零售店品牌可不想變成那樣。
這里還有幾點營銷人員需要注意的事情:
?專注你的品牌價值主張,思考其在谷歌搜索或其他廣告渠道中將會怎樣被獲取。發揮你的品牌特色,不要成為價格列表中平庸的一項結果。?遠離谷歌追蹤營收/利潤的工具。除非你只是想把自己最寶貴的業務數據拱手贈予別人。?為移動購物者開發移動站點和應用app是第一步,在價格方面一定提供比谷歌搜索更好的選擇?致力于將資源投入到客戶體驗和定制化當中,用這種方式和普通的谷歌搜索產生區別,雖然后者對于消費者來說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