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形成了“移動向西”風潮,成都也因此被譽為“移動互聯網創業之城”、“手游之都”,經緯創投、CA創投IDG等紛紛“西進”掘金
●成都市高新區已試行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該政策有望年內在成都全市逐步開展
●過去成都的互聯網產業止于研發,發行、運營、融資等產業鏈缺失,成都創業者多被北上廣的互聯網巨頭收歸囊中,但如今,成都手游企業開始收購別人團隊
兩千多年前,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適宜農業發展,栽種莊稼容易成活,為成都贏得“天府之國”的美名。
兩千多年后,成都新的“都江堰工程”,正在營造一個適宜創業的環境,不僅四川成都本地創業者涌現,北上廣等地創業者也來到成都發展。
如今,“成都手游第四城”的名號在全國響起,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創客”,有機會贏,也輸得起。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創業環境?
4月25日,“創業天府·菁蓉匯”首次走進高校,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專場活動。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信守“愿意為創業者站臺”的承諾,再次如約趕到活動現場,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菁英和大學生創業者們分享“創業經”。
之前,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成都即將出臺《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細則。該細則明確,成都力爭在2020年使創客數量突破20萬人,創業載體達到400家,資金規模超過2000億元。一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藍圖,正在成都快速鋪開。
育種
成都每12人中就有1人做生意
成都人愛給自己打工。據成都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市場主體2014年底首次躍上“百萬”級臺階,登記總量已達1031094戶,占全省近三成。該數據不但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24個百分點,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也僅次于深圳和廣州。
市場主體質量也有提升。該負責人稱,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市場主體資本總額共21344.38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每萬人中市場主體數已達824.9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2.76%。這意味著,成都市戶籍人口中,每12.12個人中就有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一戶市場主體。
在成都的創業者都將目光瞄準哪些方面?《成都市2014年度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指出,新登記戶數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798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1922 戶)和生物產業(1738戶);新增資本前3位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90.11億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77.28億元)和節能環保產業(49.54億元)。
從累計實有戶數看,生物產業匯聚的市場主體數量最多,達10099戶;從行業企業規模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整體規模最大,資本達435.34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個體規模最大,戶均資本達1737.91萬元。
《報告》還披露,目前已有超過半數的市場主體在中心城區和成都天府新區集聚。其中,成都天府新區最為熱門。
培土
大學生創業有補貼 海歸可獎50萬元
只要你是大學生,在成都創業就能獲得補貼。記者從成都市人社局了解到,在校學生或畢業5年內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在參與創業培訓合格后,可向培訓所在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申請1200元/人的補貼。
如果你是海歸,又注冊了企業,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發明專利,成都給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會更大:對于經人社部審批確定的重點創業項目,一次性給予創業支持資金50萬元;對于確定的優秀創業項目,一次性給予創業支持資金20萬元。
此外,成都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對凡有意愿并符合法定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工商部門均支持其轉型升級為企業;對企業,將放寬登記條件。
企業或個人到成都投資興業,還將得到更便利的政務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高新區已試行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統一相關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據悉,該政策有望年內在成都全市逐步開展。
澆灌
各路資本匯聚蓉城尋“好苗”
近年來,成都移動互聯網投資市場不僅吸引了上市公司跨界并購,還吸引了一大批專業投資機構“西進”掘金,如經緯創投、CA創投、松禾資本、富坤創投、真順基金、凱晟投資、IDG等,成都已成為國內移動互聯網投資熱土。
“早期投資火熱、股權并購活躍、產業政策優厚是成都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主要特征。”成都高新移動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張正剛說。近年來,在成都不斷誕生成功的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包括Camera360、尼畢魯科技、數字天空等,在國內形成了“移動向西”風潮。
2014年下半年,成都高新區正式實施《推進“三次創業”加快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支持股權投資業發展。2014年,成都高新區20余家中小企業獲得風險投資10億元以上、300多家中小企業獲得擔保貸款16億元,新引進股權投資機構163家。
生長
完整產業鏈長出“參天大樹”
多年來,成都的互聯網產業僅止于研發,發行、運營、融資等至關重要的產業鏈缺失。成都的創業人才,要么在騰訊、盛大、巨人等互聯網巨頭的成都研發“后花園”生長,要么自己長出幾株“小草”小打小鬧。
而現在,成都手游企業開始收購別的團隊。2013年,成都手游明星企業尼畢魯科技成立子公司,四處收購成都手游團隊,集研發運營投資孵化于一體的尼畢魯科技開始與券商合作,準備在創業板上市。另一家成都手游明星企業數字天空,也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如成功將成為成都首家在美上市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成都手游產業具備了完整的產業鏈,被投資人追捧,走在市場最前沿,而成都創業成本又遠低于北上廣這些城市,這樣的創業環境,長出參天大樹是完全有可能的。”業內人士如是說。
●成都市高新區已試行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該政策有望年內在成都全市逐步開展
●過去成都的互聯網產業止于研發,發行、運營、融資等產業鏈缺失,成都創業者多被北上廣的互聯網巨頭收歸囊中,但如今,成都手游企業開始收購別人團隊
兩千多年前,李冰及其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適宜農業發展,栽種莊稼容易成活,為成都贏得“天府之國”的美名。
兩千多年后,成都新的“都江堰工程”,正在營造一個適宜創業的環境,不僅四川成都本地創業者涌現,北上廣等地創業者也來到成都發展。
如今,“成都手游第四城”的名號在全國響起,這個時候,這個地方,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創客”,有機會贏,也輸得起。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創業環境?
4月25日,“創業天府·菁蓉匯”首次走進高校,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專場活動。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信守“愿意為創業者站臺”的承諾,再次如約趕到活動現場,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菁英和大學生創業者們分享“創業經”。
之前,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成都即將出臺《創業天府行動計劃》細則。該細則明確,成都力爭在2020年使創客數量突破20萬人,創業載體達到400家,資金規模超過2000億元。一幅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藍圖,正在成都快速鋪開。
育種
成都每12人中就有1人做生意
成都人愛給自己打工。據成都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市場主體2014年底首次躍上“百萬”級臺階,登記總量已達1031094戶,占全省近三成。該數據不但高出全國平均水平7.24個百分點,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也僅次于深圳和廣州。
市場主體質量也有提升。該負責人稱,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市場主體資本總額共21344.38億元,首次突破“2萬億”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每萬人中市場主體數已達824.9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2.76%。這意味著,成都市戶籍人口中,每12.12個人中就有在工商部門登記的一戶市場主體。
在成都的創業者都將目光瞄準哪些方面?《成都市2014年度市場主體發展情況分析報告》(下簡稱《報告》,指出,新登記戶數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798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1922 戶)和生物產業(1738戶);新增資本前3位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90.11億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77.28億元)和節能環保產業(49.54億元)。
從累計實有戶數看,生物產業匯聚的市場主體數量最多,達10099戶;從行業企業規模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整體規模最大,資本達435.34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個體規模最大,戶均資本達1737.91萬元。
《報告》還披露,目前已有超過半數的市場主體在中心城區和成都天府新區集聚。其中,成都天府新區最為熱門。
培土
大學生創業有補貼 海歸可獎50萬元
只要你是大學生,在成都創業就能獲得補貼。記者從成都市人社局了解到,在校學生或畢業5年內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在參與創業培訓合格后,可向培訓所在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申請1200元/人的補貼。
如果你是海歸,又注冊了企業,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發明專利,成都給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會更大:對于經人社部審批確定的重點創業項目,一次性給予創業支持資金50萬元;對于確定的優秀創業項目,一次性給予創業支持資金20萬元。
此外,成都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對凡有意愿并符合法定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工商部門均支持其轉型升級為企業;對企業,將放寬登記條件。
企業或個人到成都投資興業,還將得到更便利的政務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高新區已試行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合一”,統一相關業務標準和技術標準。據悉,該政策有望年內在成都全市逐步開展。
澆灌
各路資本匯聚蓉城尋“好苗”
近年來,成都移動互聯網投資市場不僅吸引了上市公司跨界并購,還吸引了一大批專業投資機構“西進”掘金,如經緯創投、CA創投、松禾資本、富坤創投、真順基金、凱晟投資、IDG等,成都已成為國內移動互聯網投資熱土。
“早期投資火熱、股權并購活躍、產業政策優厚是成都移動互聯網行業的主要特征。”成都高新移動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張正剛說。近年來,在成都不斷誕生成功的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包括Camera360、尼畢魯科技、數字天空等,在國內形成了“移動向西”風潮。
2014年下半年,成都高新區正式實施《推進“三次創業”加快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支持股權投資業發展。2014年,成都高新區20余家中小企業獲得風險投資10億元以上、300多家中小企業獲得擔保貸款16億元,新引進股權投資機構163家。
生長
完整產業鏈長出“參天大樹”
多年來,成都的互聯網產業僅止于研發,發行、運營、融資等至關重要的產業鏈缺失。成都的創業人才,要么在騰訊、盛大、巨人等互聯網巨頭的成都研發“后花園”生長,要么自己長出幾株“小草”小打小鬧。
而現在,成都手游企業開始收購別的團隊。2013年,成都手游明星企業尼畢魯科技成立子公司,四處收購成都手游團隊,集研發運營投資孵化于一體的尼畢魯科技開始與券商合作,準備在創業板上市。另一家成都手游明星企業數字天空,也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如成功將成為成都首家在美上市的移動互聯網企業。
“成都手游產業具備了完整的產業鏈,被投資人追捧,走在市場最前沿,而成都創業成本又遠低于北上廣這些城市,這樣的創業環境,長出參天大樹是完全有可能的。”業內人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