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20日從四川省發改委獲悉,備受關注《四川省2014年統籌城鄉發展工作要點》日前正式出爐,對全省推進統籌城鄉規劃、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統籌城鄉公共服務以及深入實施戶籍制度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用地制度改革、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等諸多方面進行了全面布署。
城鄉產業發展:啟動建設100個鄉鎮商貿中心
建成1000個“幸福美麗新村”
在城鄉規劃方面,開展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推進以縣為單位全域規劃試點;編制完成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劃,在成都市溫江區和蒲江縣率先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試點;編制全省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支持個別市(州)編制市域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啟動第二批“百鎮建設”行動,加快編制試點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
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繼續加強城市地下管網、供水供氣、排水防澇、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大城市電網建設力度;啟動實施“百萬安居工程建設行動”;加強城鄉防洪體系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和恢復蓄引提水能力43億立方米,解決400萬農村居民和50萬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加快甘孜州、涼山州通鄉油路建設、“三州”通村通達公路建設和內地通村通暢公路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啟動實施“溜索改橋”規劃;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實施環境質量新提升、設施建設新突破、容貌秩序新氣象、美麗鄉村新面貌和文明衛生新風尚“五大行動計劃”;建成“幸福美麗新村”1000個,新建一批省級生態縣、生態鄉鎮。
城鄉產業發展:啟動建設100個鄉鎮商貿中心
在城鄉產業發展方面,鼓勵和支持農民自愿聯合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制訂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的措施;開展糧食直補政策調整試點,探索建立農業補貼同糧食生產掛鉤機制;制訂“服務業示范引領”工程建設方案,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互動發展,培育100個現代服務業重點企業,推進100個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編制我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規劃,推進20個集聚區建設。加快建設10個現代流通示范縣、30個商貿強鎮,啟動建設100個鄉鎮商貿中心、30個縣域商品物流配送中心。
城鄉公共服務:開建400所公辦幼兒園
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方面,修訂就業和失業登記辦法。制訂統籌城鄉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制訂公共就業服務場所等級劃分和評定規范,推動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精細化;實施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開工建設400所公辦幼兒園,支持辦好一批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啟動義務教育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啟動全面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探索教師“縣管校用”改革,推動構建職務職稱、薪酬待遇向農村學校和教學點傾斜的激勵機制。
繼續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基層醫療衛生計生機構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啟動實施“社會資本辦醫促進工程”。加快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縣鄉聯動與鄉村一體化管理、全科醫生特崗制度、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等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基層文化發展,舉辦農民(民間)藝術節,繼續開展“春雨工程”,培育第二批農村文化建設示范縣(鄉、村),加強農民工和留守兒童文化園地建設。
在全省推行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推動建立黨政主導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四級服務管理體系,開展“平安和諧三級聯創”活動;推動構建街道建黨工委、社區建黨委(黨總支)、網格院落建黨支部、社區居民建功能黨小組的“四位一體”區域化黨組織體系,加強村(社區)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推行社區標準化建設,開展省級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創建活動。
戶籍制度改革: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
進一步落實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改進戶政管理工作實施意見,促進符合條件的農民工轉為城市居民;制訂流動人口管理服務辦法,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加快建設省級流動人口綜合信息平臺,逐步整合公安、計生、民政、住建等部門信息資源;開展標準地址和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基礎信息采集錄入工作,探索建立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探索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
農村產權改革:55個縣完成土地承包權確權頒證
繼續鞏固和完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動55個試點縣(市、區)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制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指導意見和試點方案,啟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造試點;深入推進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改革試點;推動具備條件的市(州)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支持成都市選擇部分縣(市、區)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
進一步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創新掛鉤試點體制機制,優化項目區設置和節余指標使用。按照國土資源部批準的方案,繼續推進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采礦用地改革試點和成都市征地制度改革試點。按照國家部署,在統籌城鄉改革國家試驗區和省級試點市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在省政府權限范圍內,推進“水庫水面”用地方式改革。
支持部分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農村產權抵(質)押擔保試點;制訂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導意見,推動農村信用社優化資本結構、完善管理機制,推進縣級農村信用聯社改制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制訂推進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試點方案,選擇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起設立農村資金互助組織試點。
城鄉社會保障:建立全省統一異地就醫結算機制
進一步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參保激勵機制,制訂多繳多得激勵政策。按照國家部署,調整新建企業和小微企業養老保險費費率。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提高繳費補貼標準和基礎養老金水平。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移接續辦法;繼續推進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加快建設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平臺,推進建立全省統一的異地參保人員就醫地結算機制;逐步健全農民工住房保障制度。